一、摘要
2006年5月10日下午,一艘武漢籍船舶在福建省南日島東南海域附近發(fā)生火災,機艙著火,一名船員在滅火過程中被燒傷。
就在這一事故發(fā)生的前幾天,2006年5月6日,英國海事和海岸警備局官員埃里克?伯凱特對外界稱,一艘載有708人的游輪于6日早些時候在比奇角附近的英吉利海峽失火,經過消防隊員三個小時的苦戰(zhàn)火勢已經被撲滅,所幸沒有任何人員在這起火災中傷亡。伯凱特在發(fā)言中沒有對火災損失做出評估,但是伯凱特表示火災是由輪船的發(fā)動機艙開始的。
目前,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fā)展,科學技術在航運業(yè)的應用的不斷深入,各種類型的船舶應運而生,技術含量也日益增高。但是船舶一旦發(fā)生火災,撲救難度及火災危險性始終是危及生命財產安全的重要因素。據有關統(tǒng)計資料分析,船舶火災發(fā)生在起居處所最多、機艙第二、貨艙第三,而論其危險性和危害性及撲救難度卻數(shù)機艙火災最大;如果機艙發(fā)生火災、爆炸事故,將致使船毀人亡。近年來,全國各地各修造船廠船舶火災事故居高不下,且船舶火災普遍發(fā)生在機艙,給人命、財產、環(huán)境造成了重大損失。機艙的安全關系到船舶的安全,因此,機艙的防火滅火應引起足夠重視,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避免火災事故的發(fā)生。
二、船舶機艙火災的特點
機艙俗稱“輪機艙”,位于船舶艉部。船舶在航行、停泊、制造、維修及拆卸過程中,會因各種原因使機艙發(fā)生火災,且機艙是船舶的主要機械設備集中地,是船舶的“心臟”,具有封閉空間大,結構復雜,可燃物質多,燃油儲備量大,熱傳導性能強等特性,火災發(fā)生率也偏高。綜合船舶機艙火災的特點,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火點隱蔽,不易發(fā)現(xiàn)
機艙位于船舶最低層靠艉部,一般情況下大部分面積均在水線以下,由于受船型設計的局限,大型船舶的機艙除風機外普遍沒有直通外部的通風口,工人工作后遺留下的火種所引起的火災,在初期不易被機艙外的人員發(fā)現(xiàn),從而延誤滅火時機,導致火災擴大。
2、著火后,火勢蔓延迅速
機艙是船舶的電力、動力集控中心,艙內有許多高溫、高壓下工作的機械設備,除主、輔機及其他機械設備的燃料外,還有很多潤滑油,可燃液體黏附在機械設備的外殼和地面上,空氣中的油蒸汽很濃,起火后,火勢會沿著機械設備、電纜線、油管線和地面很快向四周的上部蔓延,一般起火后,較短時間就可能將火勢蔓延到整個機艙,如火勢繼續(xù)發(fā)展下去,還可能通過熱傳播的三種形式(熱的傳導、輻射、對流)向毗連艙室蔓延,使之引起臨近貨(油、客)艙和船員起居、工作處所燃燒。
3、機艙結構復雜,火災撲救難度大
由于受船體的局限,機艙內結構比較復雜,進入機艙的樓梯轉彎多而陡,油污粘滿的鐵板地上滑,各種設備分布散擠,管道縱橫交叉,起火后,煙霧聚集,溫度上升快,整個機艙迅速彌漫著大量煙霧難以向外擴散,使人被濃煙熏地睜不開眼,迅速迷失方向,加上機艙內溫度高,輻射熱強,能見度低,如果長時間燃燒,整個機艙就可能呈現(xiàn)“火爐”或“烘烤箱”狀態(tài)。
使消防戰(zhàn)斗員難以深入內部火情偵察、救人、內攻和近戰(zhàn)滅火。
4、易爆物品較多,極易發(fā)生爆炸
機艙內有很多油柜和儲氣鋼瓶、高壓容器等易爆物品,這些物體經過高溫或燒灼后容易發(fā)生物理性膨脹而爆炸,從而導致火勢擴大,甚至造成船毀人亡的嚴重后果。
三、幾種船舶機艙滅火系統(tǒng)的應用比較
可應用于船舶機艙的滅火系統(tǒng)主要包括水系滅火系統(tǒng)、泡沫滅火系統(tǒng)、氣體滅火系統(tǒng)、干粉(超細干粉)滅火系統(tǒng)等。
1、水系滅火系統(tǒng)
它是通過向燃燒物噴射開花水或直流水,進行直接降溫而達到滅火目的,這是我們過去在救助失火船舶時常用的基本滅火技術。它的特點是在燃燒初期效果較好,能夠快速降溫,使燃燒降到燃點以下。但它致命的弱點就是如果船舶排水問題沒有解決,容易造成船舶過載、失穩(wěn)而沉沒。
水滅火技術最大的特點就是經濟適用,但它不能用于撲救與水反應的火災,且對于船舶機艙內大量存在的電氣設備引起的火災有時反而適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