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念:非電離輻射從頻率概念上來說,包括工頻電磁場和射頻電磁場兩類。
?。?)電磁場源的種類
電磁場源主要包括兩大類,即自然型電磁場源與人工型電磁場源:自然型電磁場源來自于自然界,是由自然界某些自然觀象所引起的。在自然型電磁場源中,以天電所產生的電磁輻射最為突出。由于自然界發(fā)生某些變化,常常在大氣層中引起電荷的電離,發(fā)生電荷的蓄積,當達到一定程度后引起火花放電,火花放電頻帶很寬,它可以從幾千赫一直到幾百兆赫,乃至更高頻率。
危害的預防:
最重要的是對電磁場輻射源進行屏蔽,其次是加大操作距離,縮短工作時間及加強個人防護。
(1)場源屏蔽
利用可能的方法,將電磁能量限制在規(guī)定的空間內,阻止其傳播擴散。首先要尋找屏蔽輻射源,如高頻感應加熱介質時,電磁場的輻射源為振蕩電容器組、高頻變壓器、感應線圈、饋線和工作電極等。又如,高頻淬火的主要輻射源是高頻變壓器,熔煉的輻射源是感應爐,粘合塑料源是工作電極。通常振蕩電路系統(tǒng)均在機殼內,只要接地良好,不打開機殼,發(fā)射出的場強一般很小。
屏蔽材料要選用銅、鋁等金屬材料,利用金屬的吸收和反射作用,使操作地點的電磁場強度減低。屏蔽罩應有良好的接地,以免成為二次輻射源。
微波輻射多為機器內的磁控管、調速管、導波管等因屏蔽不好或連接不嚴密而泄漏。因此微波設備應有良好的屏蔽裝置。
?。?)遠距離操作
在屏蔽輻射源有困難時,可采用自動或半自動的遠距離操作,在場源周圍設有明顯標志,禁止人員靠近。根據(jù)微波發(fā)射有方向性的特點,工作地點應置于輻射強度最小的部位,避免在輻射流的正前方工作。
?。?)個人防護
在難以采取其他措施時,短時間作業(yè)可穿戴專用的防護衣帽和眼鏡。
(4)衛(wèi)生標準
我國的《高頻輻射衛(wèi)生標準》對電場強度和磁場強度分別做出規(guī)定:
高頻輻射(頻率100千赫至30兆赫)的電場強度為20伏/米,磁場強度為5安/米。
電子部頒布的《微波輻射暫行衛(wèi)生標準》規(guī)定:
1)一日8小時工作,連續(xù)輻射強度不應超過38微瓦/平方厘米;
2)一日總劑量不應超過300微瓦/cm2;
3)不允許在5毫瓦/cm2輻射環(huán)境下工作。
?。?)紅外線
A、危害
紅外線照射皮膚時,大部分被皮下組織吸收使局部加熱,皮膚溫度升高,血管擴張,出現(xiàn)紅斑反應,反復照射時局部可出現(xiàn)色素沉著。過量的紅外線照射,可引起皮肢急性灼傷,短波紅外線的灼傷作用較長波紅外線強。
直接照射頭部或面積較大、時間較長時,人體可因過熱而出現(xiàn)全身癥狀,甚至發(fā)生中暑。
紅外線照射眼睛時,可使眼組織加熱,過量時可引起角膜和瞳孔括約肌的損傷,自覺眼睛不適或疼痛,瞳孔痙攣甚至瞳孔括約肌癱瘓,雙眼集合作用減退,閱讀困難。
紅外線引起的白內障多發(fā)生于工齡長的工人,波長0.8~1.2微米的紅外線長期照射時,可引起晶狀體溫度升高,晶狀體渾濁,發(fā)展為白內障。波長小于1微米的紅外線可達到視網(wǎng)膜,過量照射時引起視網(wǎng)膜灼傷,主要損害黃斑區(qū),形成暫時性或永久性中心暗點,影響視力,多發(fā)生于使用弧光燈、電焊、乙炔焊等作業(yè)。
B、預防
預防紅外線傷害主要是穿戴防護服和防護帽。嚴禁裸眼看強光。生產中應戴綠色玻璃防護鏡,鏡片中需含有氧化亞鐵或其他過濾紅外線的有效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