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述事故便是小黃的不安全行為即不停車去調整螺絲,正好物又有不安全狀態(tài)即軸頭毛刺纏住袖套,反過來小黃不違章或軸頭光潔,小黃沒帶袖套,二者缺一,事故便不會引發(fā)。事實上人、物軌跡異常接觸概率不高。倘若一違章就出事故,相信沒有會去冒這個風險。正因為如此,一些職工根據自己或他人違章后也沒受到傷害的經驗,得出了“這種行為不會引起事故”的結論,或認為自己運氣好,不會出事故,這種視小概率事故為零的容錯思想和僥幸心理正是作業(yè)者敢于違章的心理基礎。
??? 我們常說,搞好安全生產要處理好“一萬”和“萬一”的辯證關系,我們一年365天,做到天天遵章守紀,以“一萬”防“刀一”不讓“人”和“物”異常接觸,同時加強安全檢查,抓住整改關鍵,使“物”保持安全狀態(tài),這樣雙管齊下,就可預防違章事故的發(fā)生。
??? (三)違章行為的心理活動過程
??? 人的行為規(guī)律一般為:客觀事物的刺激引發(fā)需要,需要產生動機,動機支配行為,行為指向目標。
??? 當有多需要并存時,往往是強度最大的需要具有優(yōu)勢,形成行為的驅動力。從主觀上講沒有人希望事故降臨到自己頭上,但在現(xiàn)實中,常常因為更具誘惑力的刺激存在,引發(fā)人們對其更強烈的需要,并因此取代了安全需要的優(yōu)勢地位。
??? 車工小黃排除主軸跳動的操作程序應是:主軸跳動→停車→調整中心架螺絲→開車觀察效果→如不理想再重復上面程序,一次不行再來一次,直到排除。通常情況下,一次二次就排除情況不多見,總要調整多次。一套程序反復多次,確實夠麻煩的、費時費力。如果小黃的安全需要占主導地位,那就會不嫌其煩,嚴格照安全規(guī)程辦事。然而,人總希望以最小的能量消耗取得最大的工作效果,這是人類在長期生活中形成的一種心理習慣——省能心理。表現(xiàn)為嫌麻煩,怕費勁、圖方便,當省能心理占上風時,安全需要便降到劣勢地位。小黃便屬于這種態(tài)勢下作出了違章行為,不停車便伸手調整中心架螺絲。
??? 總之,當外在誘惑是省時省力時,其內在條件則是主觀上具有需要與欲望,關鍵在于是否轉化為動機,主要取決于作業(yè)者對違章風險與既得利益的比較,當作業(yè)者主觀認為違章風險小而既得利益大時,需要便形成違章的動機,從動機到行為,其心理活動過程并沒有結束。人們一方面有省事的需要,另一方面也希望自己不要出事故,最終動機是否轉化為違章行為則取決于三個前提條件:一是自我感覺良好,有信心;二是基于對周圍物體可靠性依賴;三是缺乏外在約束力。當前三點具備又缺乏強有力的約束力時,動機將指向意識的違章行為。
??? (四)、制止違章行為的約束力
??? 綜上所述,一個違章行為的產生,亦可看成是一連串錯誤的結果,由錯誤的認知、形成僥幸和省能心理的思維走勢,并強化了錯誤的需要,從而導致了錯誤的行為,這一連串的錯誤猶如多米諾骨牌,我們如能抽去中間一張牌,或許能阻一系列的違章行為。在眾多錯誤中,作業(yè)者的思想認識起主要作用,因此我們預防違章行為的主要措施是經常進行安全教育。因為人的意識、情緒、態(tài)度、心理素質和行為,具有一定的可塑性,是能夠通過適當的教育和訓練改變的,使其符合安全生產的客觀規(guī)律。通過耐心細致,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安全教育,逐步提高人的自我約束力,經常性的安全教育應貫穿在職工日常生產活動之中,可以根據具體情況以各種形式如:大幅標語、安全衛(wèi)生展覽會、放安全影像、安全競賽活動、安全知識考試,現(xiàn)身說法安全演講,職工悼念亡友教育會、施工作業(yè)前預防教育,典型事故案例崗位教育,其次還可根據事故發(fā)生的規(guī)律進行。如老員工易憑經驗辦事產生麻痹思想,新員工易冒險作業(yè),節(jié)假日前后員工情緒易波動,月末、季末、年末掄任務易忽視安全等,掌握這些規(guī)律,對癥下藥,就可以把思想教育和安全措施做在前頭,取得安全生產主動權,真正做到預防為主。與此同時,通過加強企業(yè)文化建設,嚴格執(zhí)行多項規(guī)章制度等措施,可以強化外在約束力,并借助外在約束力來規(guī)范人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