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氧氣瓶使用安全規(guī)程
1、氧氣瓶應戴好安全防護帽,堅直安放在固定的支架上,要采取防止日光曝曬的措施。
2、氧氣瓶里的氧氣,不能全部用完,必須留有剩余壓力,嚴防乙炔倒灌引起爆炸。尚有剩余壓力的氧氣瓶,應將閥門擰緊,注上“空瓶”標記
3、氧氣瓶附件有缺損,閥門螺桿滑絲時,應停止使用。
4、禁止用沾染油類的手和工具操作氣瓶,以防引起爆炸。
5、氧氣瓶不能強烈碰撞。禁止采用拋、摔及其它容易引撞擊的方法進行裝卸或搬運。嚴禁用電磁起重機吊運。
6、在開啟瓶閥和減壓器時,人要站在側(cè)面;開啟的速度要緩慢,防止有機材料零件溫度過高或氣流過快產(chǎn)生靜電火花。而造成燃燒。
7、冬天,氣瓶的減壓器和管系發(fā)生凍結時,嚴禁用火烘烤或使用鐵器一類的東西猛擊氣瓶,更不能猛擰減壓表的調(diào)節(jié)螺絲,以防止氧氣突然大量沖出,造成事故。
8、氧氣瓶不得靠近熱源,與明火的距離一般不得小于10米。
9、禁止使用沒有減壓器的氧氣瓶。氣瓶的減壓器應有專業(yè)人員修理。
2乙炔瓶使用安全規(guī)程
2.1使用
1、乙炔瓶應裝設專用的回火防止器、減壓器,對于工作地點不固定,移動較多的,應裝在專用小車上。
2、嚴禁敲擊、碰撞和施加強烈的震動,以免瓶內(nèi)多孔性填料下沉而形成空洞,影響乙炔的儲存。
3、乙炔瓶應直立放置,嚴禁臥放使用。因為臥放使用會使瓶內(nèi)的丙酮隨乙炔流出,甚至會通過減壓器而流入椽皮管,這是非常危險的。
4、要用專用板手開啟乙炔氣瓶。開啟乙炔瓶時,操作者應站在閥口的側(cè)后方,動作要輕緩。瓶內(nèi)氣體嚴禁用盡。冬天應留0、1~0、2Mpa,夏天應留有0、3Mpa的剩余壓力。
5、使用壓力不得超過0.15Mpa,輸氣速度不應超過1.5~2立方米(m3)/時.瓶。
6、乙炔瓶體溫度不應超過40℃,夏天要防止曝曬。因瓶內(nèi)溫度過高會降低丙酮對乙炔的溶解度,而使瓶內(nèi)乙炔的壓力急劇增加。
7、乙炔瓶不得靠近熱源和電氣設備。與明火的距離一般不小于10m(高空作業(yè)時應按與垂直地面處的兩點間距離計算)。
8、瓶閥冬天凍結,嚴禁用火烤。必要時可用40℃以下的熱水解凍。
9、乙炔減壓器與瓶閥之間連接必須可靠。嚴禁在漏氣的情況下使用。否則會形成乙炔與空氣的混合氣體,一旦觸及明火就會立刻爆炸。
10、嚴禁放置在通風不良及有放射線的場所使用,且不得放在橡膠等絕緣物上。用時使用的乙炔瓶和氧氣瓶應距離10m以上。
11、如發(fā)現(xiàn)氣瓶有缺陷,操作人員不得擅自進行修理,應通知安全督導員送回氣體廠處理。
2.2儲存
1、使用乙炔瓶的現(xiàn)場,儲存量不得超過5瓶;超過5瓶不超過20瓶的,應在現(xiàn)場或車間內(nèi)用非燃燒或難燃體、墻隔成單獨的儲存間,應有一面靠外墻;超過20瓶,應設置乙炔瓶庫;儲存量不超過40瓶的乙炔瓶庫,可與耐火等級不低于二級的生產(chǎn)廠房毗連建造,其毗連的墻應是無門、窗和洞的耐火墻,并嚴禁任何管線通過。
2、儲存間與明火或散發(fā)火花地點的距離,不得小于15米,且不應設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內(nèi)。
3、儲存間應有良好的通風降溫等設施,要避免陽光直射,要保證運輸?shù)缆窌惩?,在其附近設有消防栓和干粉或二氧化碳滅火器(嚴禁使用四氯化破滅火器)。
2.3運輸
1、吊裝搬運時,應使用專用夾具和防震運輸車,嚴禁用電磁起重機和鏈繩吊裝搬運。
2、應輕裝輕卸,嚴禁拋、滾、滑、碰。
3、車船裝運應妥善固定。汽車裝運乙炔瓶橫向排放時,要頭部朝向一方,且不得超過車箱的高度;直立排放時,車箱的高度不得低于瓶高的三分之二。
4、夏天要有遮陽設施,防止曝曬,炎熱天氣應避免白天運輸。
5、車上禁止煙火,并應備有干粉或二氧化碳滅火器(嚴禁使用四氯化碳滅火器)。
6、嚴禁與氯氣瓶及易燃物品同車運輸。
7、嚴格遵守交通和公安部門頒布的危險品運輸條例及有關規(guī)定。
乙炔瓶儲存、使用時為什么必須直立?
乙炔瓶儲存、使用時必須直立,不能臥放,其原因有四點:
①乙炔瓶裝有填料和溶劑(丙酮),臥放使用時,丙酮易隨乙炔氣流出,不僅增加丙酮的消耗量,還會降低燃燒溫度而影響使用,同時會產(chǎn)生回火而引發(fā)乙炔瓶爆炸事故。
②乙炔瓶臥放時,易滾動,瓶與瓶、瓶與其它物體易受到撞擊,形成激發(fā)能源,導致乙炔瓶事故的發(fā)生。
③乙炔瓶配有防震膠圈,其目的是防止在裝卸、運輸、使用中相互碰撞。膠圈是絕緣材料,臥放即等于乙炔瓶放在電絕緣體上,致使氣瓶上產(chǎn)生的靜電不能向大地擴散,聚集在瓶體上,易產(chǎn)生靜電火花,當有乙炔氣泄漏時,極易造成燃燒和爆炸事故。
④使用時乙炔瓶瓶閥上裝有減壓器、阻火器、連接有膠管,因臥放易滾動,滾動時易損壞減壓器、阻火器或拉脫膠管,造成乙炔氣向外泄放,導致燃燒爆炸。
基于以上原因,故乙炔瓶必須直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