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意義
對于水電站、泵房的調壓井及交通豎井等一般為較高的圓筒形薄壁結構,一種是圍巖內襯混凝土,另一種為鋼筋混凝土外露薄壁圓筒體。這些結構采用滑模施工是最優(yōu)越的,但如果滑模結構設計、制作工藝、提升方式選取不當,也難以體現它的優(yōu)越性。豎井滑模的施工方法,也可以用到其他的高塔、墩墻、框格結構中去,對不同的情況研究出最優(yōu)的設計方案是非常必要的。
2 結構設計要領
2.1結構布置形式
豎井滑模結構按提升方式的不同可分為拉升式和頂升式兩種,見圖1、圖2。圍巖內襯豎井采用拉升式較為節(jié)省,拉升式是在井口設承重架,千斤頂倒安在承重架的梁上,承重梁可布置在徑向,也可布置成多邊形,千斤頂數目少可布置在徑向,數目多應布置成多邊形。千斤頂采用GYD-35型,工作起重量為1.5t,千斤頂的拉桿為Φ25鋼筋,下端直接焊在圍圈上。拉桿做成3m長一段,用M20螺紋連接,每拉出一節(jié)回收一節(jié)。外露式調壓井滑模結構必須采用頂升式,頂升式是在內圍圈上焊弦桿安置千斤頂,千斤頂支承桿采用Φ48排架鋼管,千斤頂采用QYD-60型,這種千斤頂內孔為50mm,工作起重量為3t。千斤頂每爬高一米安一層水平縱橫聯(lián)系桿,水平聯(lián)系鋼管每隔3層要有一層的兩端能頂到混凝土上。不夠長的,可接一條短鋼筋頂到混凝土上,頂升式滑模必須設置“開”字形提升架,提升架的作用是保證內、外模板的相對位置和將千斤頂的起重力傳到外模板上。
2.2模板
2.2.1模板的強度和剛度
模板是由圍圈和面板焊成整體的肋型結構,在澆筑混凝土時,由于荷載對稱,模板的內力為軸力,提升時為偏心受拉,調偏時,一邊擠壓在混凝土上為分布荷載,一邊已離開混凝土受千斤頂的集中力作用,模板圍圈就產生了彎矩,同時整體受大偏心拉力作用。故面板和圍圈要進行抗壓、抗彎強度計算,模板整體要進行大偏心受拉的剛度計算。模板的面板一般用2mm~4mm的鋼板制作,圍圈用5mm~8mm鋼板組焊成槽形截面的環(huán)形梁,槽形口向面板,槽形的翼寬為豎井直徑的3%左右。由于面板太薄,不參加整體剛度計算,所以,上下圍圈之間應焊斜腹桿形成環(huán)形桁架。
2.2.2模板的接口
模板的面板必須有兩個以上的楔形接口,楔形模板的寬度為5cm~10cm,徑向坡度為1∶0.5。當意外原因使滑模停止結死時,可將圍圈割去一小段,楔形模板會自動掉出,模板失去了整體拱作用,即可用50t螺旋千斤頂配合液壓千斤頂將模板頂起再復原繼續(xù)施工。
2.2.3模板的高度
模板高度的確定要滿足三個原則:①每層混凝土澆筑時間不能超過規(guī)范規(guī)定的間歇時間;②要滿足進度要求的臺班進尺A(m/臺班)所決定的滑升速度V(m/h);③出模強度在(0.05~0.1)MPa。由氣溫和試驗資料可算出強度為(0.05~0.1)MPa
*此項滑摸技術在巖灘水電站升船機塔柱應用,獲廣西1997年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所需的齡期為t(小時)。原則①意味著模板內應能澆三層混凝土,故模板高度不宜小于90cm。,由原則②和③決定的模板高度H為:
比如要求臺班澆高A=2.4m,由氣溫決定的t=4小時,則H=1.2m。一般模板高度在90cm~150cm之間,若澆筑速度規(guī)定,而氣溫又低,則應加速凝劑來滿足計算;若鋼筋綁扎焊接來不及,而氣溫又高,則應加緩凝劑來滿足計算。
2.2.4模板的制作斜度
豎井一般為圓筒體,內外模板受混凝土澆筑振搗產生的側壓力作用只產生軸力,而且上下圍圈受力基本上相等,模板在混凝土澆筑前后斜度變化很小。故模板應制成標準斜度1.5‰,對于內模有:
Φ1頂=d+1.5‰H
Φ2=d-1.5‰H
對于外模有:
Φ1頂=D-1.5‰H
Φ2=D+1.5‰H
式中:Φ1頂為模板頂圓直徑;Φ2為模板底圓直徑;d為豎井設計內徑;D為豎井混凝土設計外徑。若豎井為矩形框格體,內模應做成標準斜度,外模應做成垂直,是因為提升架剛度有限的原故。四個外角應做成錐形圓角。模板的斜度不足,混凝土會拉裂,斜度過大,產生漏漿使混凝土表面粗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