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的
對不合格品進行有效的識別和控制,防止非預期使用或交付;
規(guī)范在不合格品處理中各職能部門職責權限;
有效的指導不合格品的相關處理工作。
二、范圍
適用于公司對原輔材料、過程產品、最終產品及交付后的產品發(fā)生不合格的控制和管理。
三、職責分工
1、質量總監(jiān)
負責對不合格產品放行的綜合審批,有權對不合格品處理意見進行確認,有權對不合格品的糾正措施進行再確認;
有責任保障在不合格品的非預期處理中的企業(yè)利益及法律責任;
2、質量管理部門
不合格品控制的歸口管理部門,負責不合格品的最終識別,組織對不合格品的評審,并提出處置意見,有權跟蹤不合格品的處理結果;
(潛在)不合格品在各部門非主動提請的情況下有權強制發(fā)起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有對產品判定及處理的一票否決權;
3、采購管理部門
負責對所采購的物料根據質量部門的驗收意見對其進行退(換貨)貨;
需要時,參與不合格品評審;
嚴格按經審批后的處理意見對不合格產品進行處置;
4、生產管理部門
負責對生產過程中的不合格品結合相關要求進行識別與標識;
負責對部門不合格品程序發(fā)起;
需要時,參與不合格品評審;
嚴格按經審批后的處理意見對不合格產品進行處置;
5、儲運管理部門
負責對原輔材料、成品及運輸過程中的產品結合相關要求進行識別與標識;
負責對部門不合格品程序發(fā)起;
需要時,參與不合格品評審;
嚴格按經審批后的處理意見對不合格產品進行處置;
6、銷售管理部門
負責對最終產品在部分貯存和部分運輸以及交付后中的不合格品進行識別與標識;
負責對部門不合格品程序發(fā)起;
需要時,參與不合格品評審,必要時啟動產品召回;
嚴格按經審批后的處理意見對不合格產品進行處置;
7、產品技術部門(含工藝、研發(fā))
有責任對合格產品的要求以文件形式進行規(guī)定,并進行廣泛的培訓,以保障各部門對不合格產品的有效識別和控制,有責任對反饋的不合格品的產生原因及整改措施進行技術分析,并形成文件對各部門糾正措施的采取有效指導。
8、資產管理部門
有責任對降級使用、讓步接收、適時銷毀的不合格產品進行必要資產監(jiān)控,有權利對不格品產生的費用進行核算;
適當時,提出相關處罰意見。
9、相關部門
根據需要有責任參與不合格品的評審和處置;
企業(yè)員工均有責任對不合格品發(fā)生進行匯報;
對隱瞞不報的人員一經查實質量部門有權對其部門提出處理意見。
四、管理內容和控制要求
1、不合格品的識別
1.1 不合格品:是指對照產品執(zhí)行標準不符合(未滿足)要求的產品。
1.2 這里所指的產品包括:原輔材料、半成品、成品(特殊情況下也指服務)。
2、采購原輔材料驗收不合格品的管理
采購的原輔材料經質量部門檢測后,若產入廠檢驗指標不合格的,質量部門將不符合原輔材料驗收標準的檢測結果反饋給采購部門,達到可讓步接收標準的;
采購部門根據反饋填寫讓步接收會簽單(會簽單需經技術部門(含工藝、研發(fā))、質量部門、中心負責人確認,單據見附表一)。
單據批準后移交質量部,質量部依據該單據內容,依照全部同意為讓步接收;
依照一票否決原則,采用任何以上一部門不同意接收為拒收的原則開具產品檢測報告。
產品檢測報做拒收處理的,采購部門需對采買的原輔材料做出退貨處理。
處理意見包括:讓步接收、拒收
3、原輔材料貯存及領用不合格的管理
儲運管理部門在日常貯存管理及領用部門領用中發(fā)現(xiàn)的不合格產品,由儲運管理部門對不合格品處理程序進行發(fā)起,初步分析其原因并提出解決辦法,經質量管理部門確認,加工中心負責人審批后,由儲運部門負責對不合格產品依據處理意見進行處置,質量部門監(jiān)督其處理過程并簽字確認;
若涉及技術問題的由技術部門(含工藝、研發(fā))提出糾正措施及指導意見。
處理意見包括:特殊放行、返廠、報廢。
4、生產加工(半)成品不合格的管理
生產過程中發(fā)現(xiàn)原輔材料不合格,能做退庫處理的做退庫處理;
原輔料使用后或因工藝造成的半成品及成品不合格的由生產部門會同技術部門(含工藝、研發(fā))進行技術調整,調整失敗或不能調整的由生產部門發(fā)起不合格品處理程序,經質量管理部門確認,加工中心負責人審批后由生產部門負責對不合格產品依據處理意見進行處置;
質量部門監(jiān)督其處理過程并簽字確認;
若涉及技術問題的由技術部門(含工藝、研發(fā))提出糾正措施及指導意見;
財務部門負責對生產加工半成品或成品的非正常損耗進行核算,損耗的相關規(guī)定按財務部門的規(guī)定執(zhí)行,損耗審批手續(xù)應有工藝、技術、質量的確認簽字;
工藝技術人員需對不合格原因進行分析,對不合格原因的糾正措施作出指導,且相關文件得到分發(fā)。
處理意見包括:申請報廢(非正常損耗)、特殊放行
5、貯存及運輸產成品不合格的管理
儲運管理部門在日常貯存管理及發(fā)運中的不合格產品,由儲運管理部門對不合格品處理程序進行發(fā)起,初步分析其原因并提出解決辦法,經質量管理部門確認,加工中心負責人審批后,由儲運部門負責對不合格產品依據處理意見進行處置,質量部門監(jiān)督其處理過程并簽字確認;
若涉及技術問題的由技術部門(含工藝、研發(fā))提出糾正措施及指導意見。
處理意見包括:返工或返修、降級銷售、申請報廢(外包賠償)、客情處理(不存在食品安全風險)
6、銷售及交付后不合格的管理
產品銷售及交付后客訴等情況按照產品退換貨退換貨管理規(guī)定執(zhí)行。
處理意見包括:返工或返修、(現(xiàn)場或返廠)銷毀、召回
五、不合格品處理中財務監(jiān)管
在不合格品的處理過程中所發(fā)生的任何資產問題,財務部門均有責任及義務了解情況,符合財務管理范疇的,有權進行必要的監(jiān)管。
對不合品費用歸屬問題進行的歸口。
有責任依據企業(yè)實際情況對不合格品處理過程中資產浪費、流失及不良資產情況發(fā)布配套的管理文件;
有責任對問題部門提出其相關處理意見。
六、不合格品處理中技術支撐
技術部門(含工藝、研發(fā))有責任對相關部門進行技術培訓(原料接收及讓步接收標準、含工藝、操作、轉序指標、成品標準等),且分發(fā)技術文件,在不合格品識別與質量部門判定中起到應有的支撐作用。
對不合格品產生原因及其所采取的預防與糾正措施進行進行技術分析。
有效預防潛在不合格原因且及時做出導致不合格原因的糾正措施。
七、不合格程序的記錄填寫
不合格產品產生部門對《(潛在)不合格品處置記錄》進行基本信息的填寫,部門主管領導對不合格原因等做出確認及分析發(fā)生原因并就處理措施進行說明;
質檢員對不合格品進行現(xiàn)場查驗確認;
質量部經理經綜合分析提出處置意見;
主要負責人簽字后生效執(zhí)行;
質檢員對處置過程進行追蹤確認(適用時,財務部門需現(xiàn)場確認);
為預防與糾正不合格原因,需要時技術部門(含工藝、研發(fā))需提出糾正及預防措施;
質量、環(huán)境、食品安全、HACCP領導小組組長對糾正措施進行確認簽字;
質量部質檢對記錄進行歸檔。
附件:
原輔料讓步接收會簽單
時間:? ? ? ? ? ? ? 部門:??? ? ? ? ? 提請人:
產品名稱 | 到貨批次/數量 | ||
不合格原因 | |||
技術部門(含工藝、研發(fā))確認 | |||
質量部門意見 | |||
主管領導批準 | |||
注:①本表由采購部門填寫,其他人員補充填寫??????②不涉及技術內容的技術部門(含工藝、研發(fā))可以不填寫 |
生產部特殊放行會簽單
時間:? ? ???部門:? ??? ?提請人:
工段 | 產品名稱 | 批次 | 數量 | |||||
不合格原因 | ||||||||
技術部門(含工藝、研發(fā))確認 | ||||||||
質量部門意見 | ||||||||
主管領導批準 | ||||||||
注:①本表由生產部門填寫,其他人員補充填寫??????②不涉及技術內容的技術部門(含工藝、研發(fā))可以不填寫 |
(潛在)不合格品處理記錄
提請部門 | 提請性質: ? | □主動提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被動審查 | |
?不合格品名稱 | 生產日期(批次/班次) | ||
規(guī)格/型號 | 數 ??量 | ||
不合格品情況描述: | |||
????????????生產主管或質檢簽字: ??????????日期: | |||
提請發(fā)生部門處理意見: ? ? ? ? | |||
不合格品原因分析及部門糾正措施: | |||
? ? ? ? ? ? ? ? ? ? ? ? ? ? ? ? ? ? ? ?提請部門經理簽字: ??????????日期: | |||
質量部門意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質量部門經理簽字: ???????????日期: | |||
主管副總意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主管領導簽字: ??????????日期: | |||
不合格品處理過程確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質量部門確認: ??????????日期:? ? | |||
技術部門糾正措施指導意見: | |||
采取糾正(預防)措施效果驗證: | |||
質量、環(huán)境、食品安全、HACCP領導小組組長確認簽字:? ???日期: |
注:本表質量部門與提請部門各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