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外,通常將防護標準劃分為三種基本等級,其配套組合的防護器材可供消防中隊在平時訓練和執(zhí)行任務時參考。第一級包括工作服、靴套、手套、頭盔及氣密護目鏡、口罩等,這些是防無毒蒸氣、煙霧和粉塵用的。如有大量粉塵、煙霧和蒸氣則需戴上頭罩。第二級包括耐酸堿工作服、靴套、手套、頭罩及面部防護罩。這些器材主要地用于防液體噴濺的,酸堿液體能腐蝕和接觸傷害皮膚,不過蒸氣和煙霧危害較小。頭罩是與工作服相連的,不用時可取下。如果有毒化學品產生刺激性氣味或有毒蒸氣、煙霧,可使用氣密護目鏡、口罩或防毒面具等。第三級是隔絕式防護服,可防止液體、蒸氣、煙霧或粉塵侵害人體。這是作為對付劇毒、腐蝕性有毒化學品或長期效應的致癌物、可疑致癌物的有效防護器材。靴套是連在防護服上的,另配有防毒手套、防毒面具等。
2.3應重視環(huán)境及生理方面因素
一是人員中暑虛脫:穿著防護器材正常散熱受到抑制(尤其是隔絕式防護服)在進行中等體力勞動時,會出現中暑虛脫,氣溫愈高這種現象出現的愈早、愈多。
二是人員疲勞:穿戴全身防護器材和任何等級防護的人員,因面具的呼吸阻力、體力消耗和太陽暴曬、現場溫度而引起體溫升高,以及心理、生理的抑郁和受力狀況會出現疲憊。
三是感覺:反應遲鈍需完全使用感官或有關機能(如手腳靈活、目光敏銳或音響聯(lián)絡等)的任務之人員著全身防護器材會不同程度地降低作業(yè)效率。
四是自身需要:人員不能無限期處于全身防護狀態(tài),需飲食、飲水、大小便等。因此,消防指揮人員應視情況靈活地采取適當的防護等級,以保護參加救援人員的安全。
2.4要確實保證應急救援人員順利執(zhí)行任務和自身安全,平時進行必要的防護訓練和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
在日常訓練中要加強必要的防護訓練和理論教育。訓練教育的主要內容有:一是明確可能遇到的危險類型,說明可能產生的傷害和不采取防護措施可能發(fā)生和后果;二是研究呼吸道防護器材,皮膚防護器材的類型和選用的依據及方法;三是研究呼吸道防護器材、皮膚防護器材的使用和實際操作,以保證種類呼吸器的有效使用,防護服的可靠防護;四是野外科目訓練和應急救援作業(yè)演練;五是定期研討以往參加應急求援行動的收獲和教訓;六是學會選配防護面具、檢查氣密性,正確配戴方法等;七是學會使用各種便攜式個人監(jiān)測器材,包括可燃性氣體檢測儀和有毒氣體報警器等。
2.5化學事故處置完后的洗消作業(yè)也是關鍵
洗消是消除危險化學品災害事故污染的最有效的方法。主要包括對人員的洗消和對事故現場及染毒設備的洗消。參戰(zhàn)人員在脫去防護服裝前必須進行徹底洗消,對于人員的洗消主要是除污更衣、噴淋洗消、檢測更衣,送醫(yī)院檢查,對于洗浴后檢測不合格的必須進行二次洗消直到合格為止。對于裝備器材的洗消,對于一般染毒器材可以采用把器材集中用高壓清洗機沖洗也可將可拆部件拆開用高壓清洗機反復洗消等檢測合格后擦拭干凈。對忌水的器材可用藥棉、干凈的布取洗消劑反復擦拭,檢測合格后方可離開洗消場。常用的洗消劑主要有一下幾種:氧化氯化型消毒劑、漂白粉、三合一(三次氯酸合二輕氧化鈣)、氯氨等。
消防部隊素以聞警而動,勇往直前、攻無不克、無堅不摧著稱但進攻和撤退、沖擊和防護、勇猛和理智應該是相輔相成同等重要的,在化學事故中消防指揮員更應該要樹立進攻、防護、撤退三位一體的指揮員意識,在組織進攻的同時,必須充分考慮到消防戰(zhàn)士的防護以順利的處置好化學事故?;瘜W事故應急救援行動中的個人防護問題并非只是簡單的穿戴問題,它關系到救援人員的安全、執(zhí)行任務的總體效率和能否減輕財產損失,諸方面都有相互的牽制作用,我們應該高度重視,處置化學事故中消防官兵個人的防護是重重之重,這是消防部隊今后發(fā)展的重要問題,我們要以極高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來看待它,解決它,同時我們要立足于現有的裝備在處置化學事故中切實佩帶好個人防護保護好自身安全這樣才能為地方的經濟建設更好的保好駕,護好航,為保護國家和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