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頂板模板施工
2. 1 模板配置
頂板模板多選用18 mm 厚木質膠合板或15 mm 厚竹質膠合板,背楞選用50 mm ×100 mm 木枋,間距不大于400 mm ,主梁選用100 mm ×100 mm 木枋,間距一般取1000mm~1 200 mm。為滿足板面平整度的要求,全部木枋均采用壓刨將接觸板面的一側刨平。在支設頂板模板時,沿板的邊緣設置木枋帶,拆模時撬動木枋便可帶動模板下落,這樣既保護了模板材料,增加了周轉次數(shù),又避免了邊角處跑漿。
2. 2 水電管的預留預埋
由于電線管多暗埋于樓板與墻體中間,而住宅樓頂棚又大多無吊頂,故要求線管穿透頂板模板,預留位置應準確。針對這種情況,可以在頂板支設完成后,在有后砌墻體的位置上彈線,并釘3 mm 厚夾板,水電用管留盒按夾板上標記的提示即可,混凝土澆筑完成后,頂板留下了清晰的凹槽線,墻體砌筑時可對照地面線操作,簡便易行,頂棚安裝固定碼件時亦不需擔心吊線的垂直準確。
3 鋼筋工程
3. 1 保護層墊塊
摒棄鐵絲水泥砂漿塊,改用塑料卡墊環(huán),鋼筋剛好卡入塑料環(huán)中,將砂漿墊塊的面接觸變?yōu)辄c接觸,使混凝土澆筑完成后不留痕跡。配置多種規(guī)格的塑料卡環(huán),可滿足不同規(guī)格鋼筋的需求。
3. 2 柱筋定位卡
以往采用的焊接定位于柱筋根部的做法,易傷及主筋,其改進做法是加工簡單的定位卡環(huán)綁扎在柱根部,另用<20 m 左右的焊管卡環(huán)綁扎于柱筋預留的頂部,這樣做可以保證柱筋的位置,綁扎時無需再扳動鋼筋。
3. 3 板筋馬凳若采用老式馬凳
凳,則上層鋼筋易被踩彎,鋼筋的上保護層厚度無法保證,改進的做法是焊接三角架,將其置于負筋的邊緣處,保證絕大部分負筋都能搭在三角支架上。
4 混凝土工程
混凝土工程是清水混凝土結構施工的又一關鍵,每一道工序都應嚴格按照操作工藝要求進行。
4. 1 配合比設計[1,2]
在加大水泥用量的基礎上將砂率適當放大至0. 42 %~0. 45 %,使混凝土易于振搗成型和表面光滑。
4. 2 攪拌工序
在清水混凝土施工時,混凝土的攪拌時間應較原時間增加60 s~90s,以充分拌和骨料。
4. 3 澆筑
清水混凝土澆筑的關鍵在于“結漿”,澆筑間歇時間過長時也應“結漿”,其所用材料應與混凝土的材料為同一品種,結漿的厚度亦應滿足工藝要求,即不小于50 mm。
4. 4 養(yǎng)護
平面混凝土的養(yǎng)護采取澆水、蓄水養(yǎng)護即可,而立面混凝土則最好采用塑料薄膜封閉法,使其靠自身的游離水及蒸發(fā)水養(yǎng)護,以保證外觀顏色一致和不易產生裂縫。
4. 5 修補
當混凝土出現(xiàn)質量問題后,經(jīng)剔鑿后采用同一品種和同一配比的混凝土和水泥砂漿進行修補,修補面的邊緣應略高于原混凝土表面,澆水養(yǎng)護至達到強度時,采用角向磨光機打磨四周,使其與原混凝土緊密結合為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