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為實現(xiàn)陸上油氣田原油、天然氣采集、輸送、處理、儲存過程中的安全管理,制定本標準。
本標準由石油工業(yè)安全專業(y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提出并歸口。
本標準起草單位:遼河石油勘探局。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 張躍林 王樹成 章啟成 顧伯平 李丹
1 范圍
本標準規(guī)定了陸上油氣田原油、天然氣的采集、輸送、處理、儲存過程中的基本安全要求。
本標準適用于陸上油氣田的油氣集輸與處理過程中的安全管理。
2 引用標準
下列標準所包含的條文,通過在本標準中引用而構成為本標準的條文。本標準出版時,所示版本均為有效。所有標準都會被修訂,使用本標準的各方應探討使用下列標準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J 16-1991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
GBJ 74-1984石油庫設計規(guī)范
GBJ 140-1990建筑滅火器配置設計規(guī)范
GB 7231-1987工業(yè)管路的基本識別色和識別符號
GB 8958-1988缺氧危險作業(yè)安全規(guī)程
GB 50057-1994建筑物防雷設計規(guī)范
GB 50058-1992爆炸和火災危險環(huán)境電力裝置設計規(guī)范
GB 50151-1992低倍數(shù)泡沫滅火系統(tǒng)設計規(guī)范
GB 50183-1993原油和天然氣工程設計防火規(guī)范
JGJ 46-88施工現(xiàn)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guī)范
SYJ 4-84油田油氣集輸規(guī)范
SY/T 0010-96 氣田地面管線和設備涂色標準
SY 0031-95石油工業(yè)用加熱爐安全規(guī)程
SY 0043-96油氣田地面管線和設備涂色標準
SYJ 45-91原油電脫水設計規(guī)范
SY 0075-93油罐區(qū)防火提設計規(guī)范
SY/T 0076-93天然氣脫水設計規(guī)范
SY/T 0511-1996石油儲罐呼吸閥
SY/T 0512-1996石油儲罐阻火器
SY/T 0525.1-93石油儲罐液壓安全閥
SY 5225-1994石油與天然氣鉆井、開發(fā)、儲運防火防爆安全生產管理規(guī)定
SY/T 5537-92原油輸送管道運行技術管理規(guī)范
SY 5690-95石油企業(yè)職工個人勞動防護用品管理及配備規(guī)定
SY 5719-95天然氣凝液安全管理規(guī)定
SY 5737-1995原油管道輸送安全規(guī)定
SY 5845-93油田專用容器安全管理規(guī)定
SY 5858-93石油企業(yè)工業(yè)動火安全規(guī)程
SY 5984-94油(氣)田容器、管道和裝卸設施接地裝置安全檢查規(guī)定
SY 6186-1996石油天然氣管道安全規(guī)程
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監(jiān)察規(guī)程 勞鍋字[1990]8號文
3 安全管理
3.1 安全組織
3.1.1 石油、天然氣的采集、輸送、處理、儲存廠(站)(以下簡稱管理單位)應按規(guī)定建立安全生產組織機構,配齊安全生產管理人員。
3.1.2 管理單位行政正職是該單位安全生產第一責任者,對本單位安全生產全面負責。
3.1.3 管理單位應設專(兼)職安全人員,負責本單位安全生產的日常管理和現(xiàn)場監(jiān)督檢查工作。
3.2 安全制度、措施
3.2.1 管理單位應建立以下安全管理制度:
a) 安全生產責任制;
b) 安全技術操作規(guī)程;
c) 防火、防爆制度;
d) 安全檢查制度;
e) 安全教育制度;
f) 安全獎懲制度;
g) 出入站安全檢查制度。
3.2.2 管理單位應有防火、防爆、防毒、防設備事故和人身傷害事故等應急安全計劃和技術措施。
3.3 安全教育
3.3.1 單位及生產班組應對新入廠和調換工種人員進行安全教育。
3.3.2 生產班組應堅持每周一次安全活動。
3.3.3 班組召開的班前、班后會,應有安全內容。
3.3.4 特種作業(yè)人員應經勞動部門或企業(yè)安全部門組織的安全技術培訓,考試合格后,持證上崗。
3.4 安全檢查
管理單位及其主管上級單位應堅持安全檢查,廠(處)每季一次,礦(大隊)每月一次,小隊每周一次,班組按崗位巡回檢查。
3.5 護品、護具
上崗人員應按SY 5690的規(guī)定穿戴勞動防護用品,并正確使用勞動防護用具。
4 通則
4.1 “三同時”管理
新建、改建、擴建油氣集輸工程設計應按安全技術設施和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時驗收投產。
4.2 設計
4.2.1 新建、改建、擴建油氣集輸工程設計應按SYJ 4和SY/T 0010的規(guī)定執(zhí)行。防火設計應按GB 50183及國家、行業(yè)有關標準的規(guī)定執(zhí)行。
4.2.2 防雷裝置設計應按GB 50057的規(guī)定執(zhí)行。
4.2.3 供、配電設備和線路設計應按GB 50058的規(guī)定執(zhí)行。
4.2.4 液化石油氣廠房和建筑面積大于或等于150m
2的油氣集輸廠房內,應按規(guī)定安裝強制排風和可燃氣體檢測報警裝置。
4.2.5 值班室觀察窗應用不燃燒材料制作的密封固定窗。
4.2.6 油氣處理間與值班室配電間所有連通通道(含地下管溝),均應用不燃燒材料封堵。
4.2.7 油氣集輸站設置圍墻(欄)應根據(jù)所在地周圍環(huán)境和規(guī)模大小確定。當設置圍墻(欄)時,可采用粘土磚、鐵絲網或其他不燃材料,圍墻(欄)高度應不低于2.2m。圍墻(欄)除應留通道外,不應有缺口。
4.2.8 化驗室應有強制通風設施。
4.2.9 油氣廠(站)的等級劃分應按GB 50183-1993中3.0.3的規(guī)定執(zhí)行。一級油氣集輸站(場)宜采用自動安全監(jiān)控技術。
4.2.10 油氣集輸工程中有關職業(yè)衛(wèi)生、技術安全和消防設施的設計內容,應經勞動部門或企業(yè)安全部門審查批準后方可交付施工。
4.3 施工與驗收
4.3.1 建設單位在組織對新建、改建、擴建油氣集輸工程項目驗收時,應同時驗收職業(yè)衛(wèi)生、技術安全和消防設施。施工單位應在自檢合格后向建設單位交付完整的竣工資料建設單位檢查確認后,報請安全、消防、職業(yè)衛(wèi)生等主管部門審查,合格后工程方可投產。
4.3.2 容器、管道和裝卸設施防靜電接地裝置的安裝和檢測應按SY 5984的規(guī)定執(zhí)行。
4.3.3 新安裝和檢修后的鍋爐、壓力容器應經監(jiān)察主管部門審查合格并取得使用合格證后方可投入使用。使用單位應將在用鍋爐和壓力容器登記、建檔。
4.3.4 油氣介質走向應有方向標示,閥門應掛牌。管道涂色應按GB 7231和SY 0043的規(guī)定執(zhí)行。
4.3.5 梯子、棧橋和護欄應齊全、可靠,安全通道應暢通。
4.3.6 機電設備轉動部位應有防護罩,并安裝可靠。
4.3.7 機電設備應有可靠的接地裝置,接地電阻應小于10Ω。
4.3.8 安全閥、溫度計和壓力表應在校驗有效期內使用。
4.3.9 站內排水系統(tǒng)應設計合理,溝內不能有原油和雜物。
4.4 投產和運行
4.4.1 工程項目投產方案應經管理單位上級安全和技術負責人審核簽字。
4.4.2 工程項目投產試運應嚴格按批準的投產方案進行。生產單位應在工程項目試運前和運行中開展安全檢查和隱患整改。
4.4.3 油氣集輸廠(站)投產前,應對值班人員進行安全技術培訓,達到熟悉工藝流程,掌握設備性能、結構、原理、用途,做到會操作、會保養(yǎng)、會排除一般故障。
4.4.4 崗位人員應嚴格遵守安全技術操作規(guī)程和有關安全規(guī)定。
4.4.5 崗位人員嚴禁用汽油、香蕉水和其他有機溶劑擦洗設備、衣服和地面。
4.4.6 一、二級油氣集輸廠(站)應設警衛(wèi)(門衛(wèi)),并制定執(zhí)勤責任制和出入站安全檢查制度。
4.4.7 油氣集輸廠(站)應配備可靠的通信設施,并保持通信暢通。一級油氣集輸泵站宜配備應急通信手段。
4.4.8 站內爆炸危險區(qū)域應設醒目的“嚴禁煙火”等安全標志牌。
4.4.9 站門應設立醒目的站牌,要害部位領導安全承包牌及“進站須知”、“未經許可禁止入內”、“嚴禁煙火”等安全標志牌。
4.4.10 一級油氣廠(站)應配有功能匹配的電動或手動警報器。
5 采集
5.1 井場及計量站
5.1.1 油氣井及計量站與周圍建(構)筑物、設施的防火間距應符合GB 50183-1993中3.0.5的規(guī)定。井場布局應合理,單井拉油的采油井口、水套加熱爐和高架罐宜且角形布置。井場用地應能滿足修井施工占地要求。原油回收池邊距井口不應小于20m。
5.1.2 井場應平整,無積水、無油污、無雜草。
5.1.3 井口裝置及設備、設施應做到不漏油、不漏氣、不漏電。
5.1.4 位于居民區(qū)附近的油井,抽油機外露2m以下的旋轉部位應安裝護欄,護欄高度應不低于1.2m。
5.1.5 當機械采油井場采用非防爆起動器時,距井口水平距離不得小于5m。
5.1.6 儀器儀表應配備齊全,性能應良好。
5.1.7 抽油機剎車裝置應齊全、完好。
5.1.8 氣井井口節(jié)流后應裝設安全閥。
5.1.9 開關閥門、裝壓力表時,操作人員不應將身體和面部正對閥門絲杠和壓力表軸向。檢查采油樹小四通和油嘴時,應先放壓,確認無壓后再操作。操作時臉部不得面對絲堵 。
5.1.10 壓力容器、油田專用容器和加熱爐應按第10章的規(guī)定執(zhí)行。
5.1.11 當使用有凝液析出的天然氣做燃料時,其管線上應設置氣液分離器。加熱爐爐膛內宜設“常明燈”,其氣源可從燃料氣調節(jié)閥前的管道上引向爐膛。
5.1.12 井口放噴管線應用硬質金屬管線連接并固定。計量站放空管線應引入原油回收池。
5.2 集輸管線
5.2.1 油氣田集輸管線工程防火應按GB 50183-1993中第6章的規(guī)定執(zhí)行。
5.2.2 輸氣、輸油管線清管設施應按SYJ 4-84中3.8.7的規(guī)定執(zhí)行。
5.2.3 應定期對管線巡回檢查。巡回檢查應按SY 5737和SY 6186的規(guī)定執(zhí)行。
5.2.4 對運行管線應按規(guī)定觀察、記錄壓力、溫度,發(fā)現(xiàn)異常情況應及時采取處理措施。
5.2.5 油氣管線嚴禁超壓運行。
5.2.6 各種管徑輸油管線停輸、計劃檢修及事故狀態(tài)下的應急處理,應按SY/T 5537的規(guī)定執(zhí)行,并在允許停輸時間內完成。
5.2.7 管線解堵應制定切實可行的安全保證措施,嚴禁用明火烘烤。
6 原油處理
6.1 原油計量
6.1.1 用分離器量油時,嚴禁敲擊和搖動玻璃管。量完后應把玻璃管內的液位降到底部,然后關閉上、下端閥門。
6.1.2 儲油罐人工檢尺應采用銅質金屬重錘。儲油罐檢尺口應設有色金屬襯套,檢測后蓋上孔蓋。
6.1.3 上罐人員宜2~3人,不應在罐頂跑、跳。五級風以上、雨雪天、濃霧天及有雷雨時嚴禁上罐。
6.1.4 上罐應用防爆手電筒,且不應在罐頂開閉。
6.2 原油脫水
6.2.1 電脫水器設計應按SYJ 45的規(guī)定執(zhí)行。
6.2.2 梯子口應有醒目的“高壓危險,禁止攀登”、“當心觸電”等安全標牌。
6.2.3 電脫水器高壓部分應有圍柵,安全門應有鎖,并有電氣連鎖自動斷電裝置。
6.2.4 絕緣棒應定期做耐壓試驗,建立試驗臺帳,有耐壓合格證。
6.2.5 高壓部分應每年檢修一次,及時更換極板。
6.2.6 電化學脫水器油水界面自動控制設施及安全附件應完好可靠。脫水器安全閥應定期檢查保養(yǎng),確保性能可靠。
6.2.7 脫水投產前應按規(guī)定做強度試驗和氣密試驗,變壓器檢修前應先放電。脫水器的一切檢修作業(yè)應停電,取下保險并掛牌。送電前應把脫水器內的氣體排出干凈,并做全面檢查合格后方可送電。
6.3 原油穩(wěn)定
6.3.1 穩(wěn)定裝置不應超溫、超壓運行。
6.3.2 壓縮機啟動及事故車安全聯(lián)鎖裝置應完好、可靠。
6.3.3 壓縮機及線應有可靠的防靜電接地裝置。
6.3.4 壓縮機吸入管應有防止空氣進入的可靠措施。
6.3.5 壓縮機間應有強制通風設施。
6.3.6 壓縮機間應有“當心爆炸”安全標志。
6.4 污油污水處理
6.4.1 污油污水間電氣防爆等級應按GB 50183、GB 50058的規(guī)定執(zhí)行。
6.4.2 污油罐應有高、低液位自動報警裝置。
6.4.3 加藥宜采用自動裝置。
6.4.4 加藥間應設置強制通風設施。
6.4.5 含油污水處理浮選機應可靠接地,接地電阻應小于10Ω。浮選機外露旋轉部位應有防護罩。
6.5 輸油泵房
6.5.1 電動往復泵、螺桿泵和齒輪泵等容積式泵的出口管段閥門前,應裝設安全閥(泵本身有安全閥者除外)及卸壓和聯(lián)鎖保護裝置。
6.5.2 泵房內不應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6.5.3 泵和不防爆電機之間應設防火墻。
6.5.4 發(fā)生較大泄漏需緊急停泵處理時,應首先到低壓配電間切斷電機控制電源。
7 天然氣處理
7.1 天然氣計量
新裝流量計時應選用無汞型。使用和校驗在用有汞型流量計時,應有可靠的防止操作人員汞中毒的措施。
7.2 天然氣壓縮機間
7.2.1 壓縮機的吸入口應有防止空氣進入的措施。
7.2.2 壓縮機的各級進口應設凝液分離器或機械雜質過濾器。分離器應有排液、液位控制和高液位報警及放空等設施。
7.2.3 壓縮機應有可靠的防靜電裝置。
7.2.4 壓縮啟動及事故停車安全聯(lián)鎖應完好。
7.2.5 壓縮機和動力機之間的傳動應采用防式聯(lián)軸器或三角皮帶聯(lián)接。
7.2.6 壓縮機間宜采用敞開式建筑結構。當采用非敞開式結構時,應設可燃氣體檢測報警裝置或超濃度緊急切斷聯(lián)鎖裝置。機房底部應設計安裝防爆型強制的通風裝置,門窗外開,并有足夠的通風和泄壓面積。
7.2.7 壓縮機間電纜溝宜用砂礫埋實,并應與配電間的電纜溝嚴密隔開。
7.2.8 壓縮機間氣管線宜地上鋪設,并設有進行定期檢測厚度的檢視點。
7.2.9 壓縮機間應有醒目的“當心爆炸”等安全標志和巡回檢查點和檢查卡。
7.2.10 新安裝或檢修投運壓縮機系統(tǒng)裝置前,應對機泵、管道、容器、裝置進行系統(tǒng)氮氣置換,置換速度應不大于5m/s。在氣體排放口和檢修部位取樣分析時,氧的含量應不大于2%。正常運行中應采取可靠地防止空氣進入系統(tǒng)的措施。
7.2.11 操作人員在壓縮機啟動后,應嚴密監(jiān)視溫度、壓力、工況變化,正常20min后轉入運行。運行中應經常檢查,及時放掉冷卻器和分離器內的油、水。
7.3 天然氣脫水
7.3.1 天然氣脫水設計應按SY/T 0076的規(guī)定執(zhí)行。
7.3.2 天然氣原料氣進脫水之前應設置分離器。
7.3.3 在天然氣容積式壓縮機和泵的出口管線上,截斷閥前應設置安全閥。
7.3.4 天然氣吸附脫水器本身可不設安全閥,應在原料氣進脫水器之前、截斷閥之后的管線上設安全閥。
7.3.5 天然氣脫水裝置中,氣體應選用全啟式安全閥,液體應選用微啟式安全閥。安全閥彈簧應具有可靠的防腐蝕性能或必要的防腐保護措施。
7.4 天然氣脫硫及尾氣處理
7.4.1 酸性天然氣應脫硫、脫水。對于距天然氣處理廠較遠的酸性天然氣,在管輸中可能有游離水產生,這時可先脫水,后脫硫。
7.4.2 在天然氣處理及輸送過程中使用化學藥劑時,應嚴格執(zhí)行有關安安全技術操作規(guī)程和管理要求,并落實防凍傷、防中母毒和防化學傷害等措施。
7.4.3 生產區(qū)應設急救室,并配備相應的防中毒、防傷害的必要用具有用品。作業(yè)人員應具備必要的安全常識,掌握應急處理的方法。
7.4.4 硫磺回收、尾氣處理等裝置宜設氮氣保護系統(tǒng)。
7.4.5 設備、容器和管線,與高溫硫化氫、硫蒸氣直接接觸時,應有防止高溫硫化腐蝕的措施;與二氧化硫接觸時,應控制金屬壁溫,防止酸凝腐蝕。
7.4.6 脫硫溶液系統(tǒng)應設過濾器。進脫硫裝置的原料氣總管線和再生塔均應設安全閥。連接專門的卸壓管線引入火炬放空燃燒。
7.4.7 液硫儲罐最高液位之上應設置滅火蒸汽管。儲罐四周應設防火堤和相應的消防設施。
7.4.8 含硫污水應預先進行汽提處理,混合含油污水應送入水處理裝置進行處理,不得排放不合格的污水。
7.4.9 在含硫容器內作業(yè),除執(zhí)行油氣儲罐安全要求外,還應進行有毒氣體的測試。當硫化氫含量超過安全臨界濃度時,應佩戴防護器具,至少兩人一起工作,兩人在外部配合,以便相互救護。
7.4.10 天然氣和尾氣凝液應全部回收。凝液安全管理應按SY 5719的規(guī)定執(zhí)行。
8 儲存
8.1 儲油罐
8.1.1 油罐區(qū)竣工后,應經安全、消防等有關部門驗收合格后方能交工投產。
8.1.2 儲油罐呼吸閥、阻火器、液壓安全閥應按SY/T 0511、SY/T 0512、SY/T 0525.1的規(guī)定執(zhí)行。呼吸閥、液壓安全閥底座應裝設阻火器,阻火器每季至少檢查一次。呼吸閥、液壓安全閥冬季執(zhí)行。呼吸閥、液壓安全閥底座應裝設阻火器,阻火器每季至少檢查一次。呼吸閥、液壓安全閥冬季至少檢查兩次。甲、 乙類液體常壓儲罐容器通向在氣的開口處應有阻火器。
8.1.3 儲油罐液位檢測宜采用自動監(jiān)測液位系統(tǒng),放水時應有專人監(jiān)護。
8.1.4 為防止儲油罐溢流和抽癟,裝油量應在安全液位內,宜單獨設置高、低液位報警裝置。
8.1.5 5000m
3以上的儲油罐進、出油管線應裝設韌性軟管補償器。
8.1.6 浮頂罐的浮頂與罐壁之間應有兩根截面積不小于25mm
2的軟銅線連接。
8.1.7 浮頂罐竣工投產前和檢修投用前,應對浮船進行不少于兩次的起降試驗,合格后方可使用。
8.1.8 儲油罐應有防雷、防靜電接地裝置,接地點沿罐底周邊每30m至少設置一處,單罐接地應不少于兩處,接地電阻應不大于10Ω。在每年雷雨季前對其檢測備案。
8.1.9 1000m
3及以上的儲油罐頂部應有手提滅火器、石棉被或海草席。
8.1.10 罐頂閥體法蘭跨線應用軟銅線連接完好。
8.1.11 儲油罐消防設施、器材配備和管理應按第12章的規(guī)定執(zhí)行。
8.2 油罐區(qū)
8.2.1 防火堤應按SY 0075的規(guī)定執(zhí)行,并保持完好。
8.2.2 閥門應編號掛牌,必要時上鎖。
8.2.3 防火堤與消防路之間不應植樹。
8.2.4 防火堤內應無雜草、無油污、無可燃物。
8.2.5 油罐區(qū)排水系統(tǒng)應設水封井,排水管在防火堤外應設閥門。
8.2.6 油罐區(qū)上空應裝設防爆電氣設備。架空電力線路不應通過油罐區(qū)上空;在一側通過時,距防火堤應不于1.5倍桿高的距離。
8.3 天然氣、液化石油氣和天然氣凝液儲存
8.3.1 氣柜應裝設容量上、下限標志,上限高度為氣柜設計容積高度的85%,下限高度為設計容積高度的15%。雷雨天氣氣柜液位應在上限高度的2/3以下。
8.3.2 加強氣柜的使用與維護,水槽內應保持正常水位,冬季應有保溫防凍措施。
8.3.3 儲液罐應裝有緊急放空、安全泄壓設施及液位計、高低液位報警裝置。
8.3.4 儲液罐應裝安全閥、溫度計、壓力表,并在校驗有效期內使用。
8.3.5 儲液罐應有防曬或噴淋裝置。
8.3.6 儲液罐區(qū)應有醒目的“禁止煙火”安全標志。
8.3.7 液化石油氣、天然氣凝液儲罐不得與其他甲、乙類液體儲罐同組布置。
8.3.8 儲液罐區(qū)宜設高度為1m的非燃燒性實體防護墻,防護墻內應設可燃氣體泄漏報警裝置。
8.3.9 液化石油氣或天然氣凝液儲罐容積大于或等于50m
3時,其液相出口管線上宜設遠程操縱閥和自動關閉閥,液相進口管道宜設單向閥。罐底宜預留給水管道接頭。
8.3.10 液化石油氣、天然氣凝液儲罐液相進、出口閥的所有密封墊應選用螺旋型纏繞墊片或金屬包石棉墊片。
8.4 硫磺儲存
8.4.1 液體硫磺儲存應脫氣(H
2S)。儲罐與硫磺成形廠房之間應有消防通道。
8.4.2 液體硫儲罐應有封閉的、用非燃燒材料建造的防護墻。墻高應為1m,墻內容積不應小于一個最大的液硫儲罐的容量,墻內側至罐壁的凈距不應小于2m。
8.4.3 固體硫磺倉庫宜為單層建筑,并應設火災報警系統(tǒng)。每座倉庫的總面積不應超過2000m2,且倉庫內應設防火隔墻,防火隔墻內的總面積不應超過500 m2。倉庫與硫磺成形廠房毗鄰布置時,應設置設火墻。
8.4.4 液硫儲罐應設置固定式蒸汽滅火系統(tǒng),滅火蒸汽應從飽和蒸汽壓力不大于1MPa的蒸汽主管頂部引出。
9 裝卸
9.1 汽車裝卸
9.1.1 槽車駕駛員和押運員應經安全技術培訓考核并取得主管部門頒發(fā)的操作證。
9.1.2 槽車應有明顯的“危險品”標志,并按指定路線行駛。裝卸臺應有“禁止煙火”安全標志和“裝(卸)油安全須知”標牌。
9.1.3 場地應平整、無油污。
9.1.4 待裝卸和非作業(yè)車輛應停在圍墻外。
9.1.5 車輛應配備阻火器、兩具滅火器和槽車尾部導靜電橡膠拖地帶,禁作拖地鏈條。
9.1.6 裝油棧橋應用不燃燒材料建造。
9.1.7 裝油鶴管應采用有銅絲的專用膠管,并伸至油罐底部。
9.1.8 裝卸人員應在汽車熄火后裝卸油品。
9.1.9 汽車駕駛員不得在裝卸時檢修汽車。
9.1.10 同時充裝天然氣凝液的車輛不得超過兩臺,兩車停放地面的水平高度差不得超過10cm。充裝時應同時裝卸、同時發(fā)動,充裝過程中不得發(fā)動車輛。車輛發(fā)動前應用攜帶式可燃報警器檢查周圍可燃氣體含量,確認合格后方可發(fā)動車輛。
9.1.11 充裝天然氣凝液的車輛,充裝量不得超過槽車罐容量的85%。
9.1.12 裝卸區(qū)應有靜電接地活動導線,并在裝卸時使用。
9.1.13 照明燈具應符合防爆安全要求。
9.2 火車裝卸
9.2.1 裝卸前應對槽車頂蓋、踏板、車蓋墊圈、底部閥門鶴管和軌道進行安全檢查,確認合格后才能作業(yè)。
9.2.2 主要出入口應有醒目的“嚴禁煙火”安全標志。棧橋兩側(從鐵路外軌算起)及兩端(從第一根支柱算起)20m以內為“嚴禁煙火區(qū)”。
9.2.3 棧橋段鐵路應采用非燃燒材料的軌枕。
9.2.4 接送槽車時,機車應按規(guī)定拖掛隔離車。
9.2.5 裝卸時,機車頭不應進入“嚴禁煙火區(qū)”。
9.2.6 裝卸油管應設便于操作的緊急切斷閥,閥與火車裝卸油棧臺的間距不應小于10m。
9.2.7 棧臺至站內其他鐵路、道路的間距應符合GB 50183-1993中5.4.4的規(guī)定。
9.2.8 棧橋及地面應無油污、不存放易燃品,道路應保持暢通。
9.2.9 應有足夠的夜間作業(yè)防爆照明設施,并使用防爆手電筒。機車進出站信號燈應保持完好。
9.2.10 棧橋上的電氣設備和設施應防爆。
9.2.11 棧橋的每根道軌連接處和鶴管法蘭處應用兩根直徑不小于5mm的金屬線跨接,每200m設一個接地點。
9.2.12 裝卸油鶴管應采用有銅絲的專用導靜電膠管,管端應用直徑不小于4mm的軟銅導線與接地極連接。冬季不得用明火加熱鶴管。
9.2.13 防靜電接地電阻應每季測定一次,電阻值應不大于10Ω。
9.2.14 裝卸棧臺兩側應設導靜電裝置。裝卸人員在上棧臺時應觸摸導靜電裝置,導走靜電。
9.2.15 開關原油槽車車蓋、起放套管和軟管及檢查卸油管時,應輕開輕關。
9.2.16 槽車裝卸作業(yè)時,裝卸人員一人同時只可負責兩臺槽車。
9.2.17 原油裝車溫度不超過規(guī)定值,流速應控制在3~4m/s以下,壓力應不超過0.15MPa,鶴管應插入油槽車底部。
9.2.18 裝卸時,不應用高壓蒸汽吹掃油槽車和棧橋上油污,防止因產生靜電而引起火花。
9.2.19 雷雨及五級以上大風天氣不應裝卸油品。
9.3 碼頭裝卸
9.3.1 油碼頭按建設船駁的載重噸位劃分等級。等級劃分見表1。
9.3.2 油碼頭選址及至其他相鄰碼頭或建筑物、構筑物的安全距離應符合GBJ 74中第6章第2節(jié)的規(guī)定。
9.3.3 裝卸甲、乙類油品碼頭與陸地明火及散發(fā)火花的地點的防火距離應不小于40m。
9.3.4 油碼頭應在岸邊方向根據(jù)需要設置安全圍障,生產區(qū)可不另設。
9.3.5 油碼頭的建造材料應采用非燃燒材料(護舷設施除外)。
9.3.6 停靠需要排放壓艙水或洗艙水油船的碼頭,應設置接受壓艙水或洗艙水的設施。
9.3.7 油碼頭上輸油管線的 門應采用鋼閥。輸油管線在岸邊的適當位置應緊急關閉閥。
9.3.8 油碼頭應設有為油船跨接的防靜電接地裝置,此接地裝置應與碼頭上裝卸油品設備的靜電接地裝置相連接。
表1 油碼頭分級
9.3.9 進入油船的人員應觸摸設置的導靜電裝置。
9.3.10 油碼頭應設有明顯的紅燈信號。
9.3.11 油碼頭采用橡膠軟管作業(yè)時,應設置過壓保護裝置。
9.3.12 油碼間及油船電氣設備防爆性能應完好可靠。
9.3.13 油碼頭及油船應配備數(shù)量相當?shù)南榔鞑暮驮O施。裝卸甲、乙類油品的一級油碼頭,應配備2~3艘拖輪兼消防兩用船;裝卸甲、乙類油品的二級和丙類油品的一級油碼頭,應配備1~2艘拖輪兼消防兩用船,作為油碼頭生產的安全輔助設備。
10 壓力容器、油田專用容器和加熱爐
10.1 設備
10.1.1 壓力容器使用管理應按《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監(jiān)察規(guī)程》的規(guī)定執(zhí)行。
10.1.2 油田專用容器使用管理應按SY 5845的規(guī)定執(zhí)行。
10.1.3 加熱爐的使用、管理、檢驗和報廢應報SY 0031的規(guī)定執(zhí)行。
10.1.4 設備應固定牢靠,繃繩應齊全緊固,看火孔、調風器和緊急放空閥應齊全、完好。
10.2 安全附件
10.2.1 安全閥應有鉛封,且齊全、靈敏,每年檢驗一次,應有檢驗臺帳。
10.2.2 防爆門和防爆膜應完好。
10.2.3 壓力表應完好,每半年檢驗一次,并有校驗標簽。刻度盤應劃紅色標記線。
10.2.4 液位計應完好,閥門應無滲漏。
10.2.5 加熱爐宜具備燃燒器滅火和超溫報警等安全保護裝置。
10.3 運行
10.3.1 操作人員應嚴格執(zhí)行安全技術操作規(guī)程。
10.3.2 應認真進行運行前和運行中的檢查。
10.3.3 并聯(lián)爐管的原油出爐溫差不應大于規(guī)定值,以避免偏流。
10.3.4 如發(fā)現(xiàn)加熱爐滅火,應及時關閉燃料進口閥門,并查找原因,排除故障。重新點爐前,應按規(guī)定時間進行爐膛吹掃。
11 供配電
11.1 一級油氣集輸廠(站)應采用雙電源供電方式。
11.2 配電室應設應急照明,門應外開并能自動關閉,應采用不能開啟的自然采光窗。電容器室應通風良好。
11.3 電纜溝應無積水,地溝應封堵。
11.4 用電設備用及線路走向應合理,導體選擇及線路敷設應符合安全規(guī)定,線路應無老化、破損和裸露現(xiàn)象。
11.5 配電間應有“當心觸電”安全標牌,配電柜前應鋪絕緣膠皮。
11.6 配電閘刀應掛“運行”、“檢修”、“禁止合閘”等標牌,并與運行狀
11.8 電氣設備檢修時,配電室送電閘刀應掛“禁止合閘”標牌,并有專人監(jiān)護。
11.9 電氣設備的接地應完好、可靠。
11.10 配電室內應按規(guī)定配齊合格的安全用具,并定期送檢。
11.11 戶外變壓器應有圍欄,有變壓器室時應上鎖。
12 消防
12.1 消防管理
12.1.1 油氣集輸廠(站)應建立健全義務消防組織,熟悉滅火作戰(zhàn)方案,定期組織演練。
12.1.2 油氣集輸廠(站)及其隸屬單位應認真組織整改安全、消防部門檢查出的火險隱患。
12.1.3 油氣集輸廠(站)及消防泵房應有消防系統(tǒng)圖。
12.2 消防設施、器材配備和管理
12.2.1 油氣集輸廠(站)的低倍數(shù)泡沫滅火系統(tǒng)、消防站、消防給水系統(tǒng)、消防泵房等消防設施的配備應符合GB 50183、GBJ 16、GB 50151的規(guī)定。
12.2.2 消防器材配置應按GBJ 140的規(guī)定執(zhí)行。
12.2.3 消防重點崗位應設置通信設施,并保證線路暢通。
12.2.4 消防泵應標識序 ,并能隨時啟動。消防泵護罩應齊全,電機應可靠接地。
12.2.5 油氣集輸廠(站)應定期對消防設施、消防器材和滅火劑進行檢查。滅火劑應每年全面化驗一次,并定期更換。消防水槍、水龍帶應半年檢查保養(yǎng)一次。
12.2.6 崗位值班人員和干部對消防器材和消防設備應做到懂原理、懂性能、懂結構、懂用途、會使用、會保養(yǎng)、會檢查。
12.2.7 消防泵房應設固定崗位,堅持24h值班,崗位人員應能熟練操作泡沫比例混合器。
12.2.8 每班應對消防泵盤泵450°,每周試運一次并有記錄。閘門三個月活動一次,絲杠涂潤滑油保護。
12.2.9 消火栓應無滲漏,井內無積水,消防管線定期排空,冬季有可靠的防凍措施。
13 改建、擴建及檢修與搶修施工
13.1 組織、措施
13.1.1 動火作業(yè)前,應由施工單位主管安全的領導組織生產、技術、全安、消防及有關業(yè)務部門深入現(xiàn)場調查、研究,制定施工組織設計和動火方案。施工組織設計應經生產單位批準。
13.1.2 工業(yè)動火等級劃分、審批程序及極限應按SY 5858-93中第5章、第6章的規(guī)定執(zhí)行。
13.1.3 生產和施工單位應指定施工負責人負責現(xiàn)場協(xié)調和管理。
13.1.4 施工單位應掌握擴建、改建工程周圍地下隱蔽工程。
13.1.5 施工單位應對施工人員進行安全教育。施工人員應遵守生產單位安全規(guī)定。
13.1.6 施工單位應按規(guī)定辦理進入儲罐(或容器)作業(yè)證。
13.1.7 在易燃易爆場所作業(yè)時,施工人員應穿防靜電工服和防靜電工鞋。
13.1.8 在0區(qū)、1區(qū)、2區(qū)爆炸危險區(qū)域施工應使用防爆工具。
13.1.9 在用儲罐和容器檢修前,應先進行清洗、置換、放空或采取隔離的措施,然后取樣分析,使動火施工作業(yè)環(huán)境空間同時具備:
a) 油氣濃度應低于爆炸下限的25%;
b) 空氣中含氧量不應低于19.5%(體積比);
c) 有毒有害氣體濃度不大于安全極限值。
13.1.10 當在缺氧或有毒有害氣體空間進行施工作業(yè)時,應按GB 8958的規(guī)定,另行制定可靠措施,經廠(處)級主管領導批準后嚴格執(zhí)行。
13.1.11 油氣井、站設備維修動火,除執(zhí)行本標準外,還應按SY 5225-1994中5.4的規(guī)定執(zhí)行。
13.2 施工動火
13.2.1 實施工業(yè)動火前,生產單位和施工動火單位應在動火現(xiàn)場共同檢查動火準備工作,并落實動火措施。
13.2.2 生產單位和施工單位應安排有生產實踐經驗、了解生產藝過程、責任心強、能正確處理異常情況的人員作為現(xiàn)場監(jiān)護人。監(jiān)護人對下述規(guī)定行使監(jiān)護權:
a) 動火的容器、管線經吹掃、清洗、蒸煮后應無易燃物,對于動火部位相連的油氣容器、管線應進行可靠的隔離、封堵或拆除處理;
b) 動火現(xiàn)場的容器內、管線內、室內和坑內的可燃氣體濃度必須低于爆炸下限的25%;
c) 動火現(xiàn)場5m以內應做到無易燃物、無積水和無障礙物,便于在緊急情況下施工人員迅速撤離;非動火人員不準隨意進入動火現(xiàn)場;
d) 動火現(xiàn)場應按動火措施要求配備足夠的消防車、消防設備和消防器材;
e) 動火作業(yè)前和動火作業(yè)時,應定點監(jiān)測介質濃度;
f) 動火完工后,監(jiān)護人應對現(xiàn)場進行檢查,確認無火種存在后方可撤離。
13.2.3 遇有五級以上大風(含五級)不準動火。特殊情況下,應進行圍隔作業(yè),并控制火花飛揚。
13.2.4 油氣井井噴情況下的動火,要由搶險制噴領導小組組織工程技術部門、安全部門、公安消防部門共同研究,制定嚴密的動火方案,統(tǒng)一指揮并嚴格執(zhí)行有關規(guī)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