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是地球內部緩慢積累的能量突然釋放或因人為因素而引起的地球表層的振動而形成的建筑物破壞、山崩、滑坡、泥石流、地裂、地陷、噴砂、冒水等地表的破壞和海嘯。因地震造成的次生災害有火災、水災、煤氣、有毒氣體泄漏,細菌、放射物擴散、瘟疫等對生命財產造成的災害。地震是一種危害極大的自然災害。我國是個多地震的國家,發(fā)生在我國境內的地震具有頻率高、強度大、震源淺及分布廣等特點。因此,我國成為世界上地震傷亡人數最多的國家之一。對此,社會公眾普遍懷有恐震心理,甚至談震色變。
地震發(fā)生后,往往還有多次余震發(fā)生,處境可能繼續(xù)惡化,為了免遭新的傷害,要盡量改善自己所處環(huán)境。此時,如果應急包在身旁,將會為你脫險起很大作用。在這種極不利的環(huán)境下,首先要保護呼吸暢通,挪開頭部、胸部的雜物,聞到煤氣、毒氣時,用濕衣服等物捂住口、鼻;避開身體上方不結實的倒塌物和其它容易引起掉落的物體;擴大和穩(wěn)定生存空間,用磚塊、木棍等支撐殘垣斷壁,以防余震發(fā)生后,環(huán)境進一步惡化。
地震前兆
唐山大地震的前一夜,豐南縣稻地鎮(zhèn)一農婦的孩子看到院里老鼠活動頻繁,孩子認為可能要地震,想搬到屋外去睡,母親不僅不信,反而責怪孩子亂說話,結果在大地震中孩子被砸死,這讓那位母親抱憾終生;同夜,該縣樓莊子一村民在深夜聽到住房附近發(fā)出嘩嘩流水聲,原來,平時水量并不豐裕的一口井突然往外冒水,這位村民意識到要地震,立即叫醒全家跑了出去,隨后大地震發(fā)生了,全家幸免于難(據銀川市地震局編《家庭防震知識》)。
唐山大地震前,出現過大量類似異?,F象,包括動物行為異常、地下水異常,還有地聲、地光等物理現象,但對類似地震的前兆,80%的人并未警覺。其實,地震發(fā)生前都是有前兆的,這些前兆人們一般都能切身體會得到。最明顯的就是震前動物行為極為異常,出現煩躁、驚慌、不進食、不進圈(窩)、萎靡不振、神情傻呆等反常行為。比如,大貓叼著小貓跑、冬天蛇出洞、牛羊不進圈、鴿子驚飛不回巢、雞飛樹上叫、蜜蜂群遷等等。
地震前,地下水也會出現極為明顯的異?,F象。因為地下水埋藏于地層之中,地震前地球內部能量的變化會引起地下水位的上升、下降,造成井水翻花、冒泡、打漩、發(fā)渾、發(fā)響、變溫、變味等現象。比如《固原縣志》記載,1920年海原大地震前,“有居山之人,有時夜半看見山中閃火,并聞溝內空響。又有向居平原之人,家有井繩十丈,震前忽強半而能汲水,人以為水旺,其實地震之預兆也”。
此外,地震前氣象也會有所異常,主要包括震前風、霜、云、霧、聲、光、電、地溫、氣溫、日月光等現象異常。最明顯的是震前會出現藍、白閃光及帶狀、柱狀或球狀光等地光現象。另外,有些植物在震前也會表現出一些異?,F象,比如成熟的南瓜會重新開花,果樹提前發(fā)芽長葉等。
一般來說,動物的表現都有時間性,地震的震級越大,越接近臨震,動物異常的種類及數量就越多,反應程度也就越強烈。比如:牛、羊、馬、豬在震前幾小時至一天就會出現異常行為;老鼠在震前一至五天,甚至半個月;雞在震前一至兩天;狗在震前半小時至兩天等等。
防震自救常識
一旦地震后,人們的第一反應就是逃生,但至于怎么科學逃生自救,還得聽專家的。地震局官員介紹說,萬一地震,身處不同場所就得根據實際情況而定,但奪門而逃是最不明智的選擇,除非你住在平房里,在短短幾秒鐘內能跑到安全地帶。否則,最好就地避震,等首震過后,再迅速撤離。
設法脫離險境。如果找不到脫離險境的通道,盡量保存體力,用石塊敲擊能發(fā)出聲響的物體,向外發(fā)出呼救信號,不要哭喊、急躁和盲目行動,這樣會大量消耗精力和體力,盡可能控制自己的情緒或閉目休息,等待救援人員到來。如果受傷,要想法包扎,避免流血過多。維持生命。如果被埋在廢墟下的時間比較長,救援人員未到,或者沒有聽到呼救信號,就要想辦法維持自己的生命,防震包的水和食品一定要節(jié)約,盡量尋找食品和飲用水,必要時自己的尿液也能起到解渴作用。地震發(fā)生后,外界救災隊伍不可能立即趕到救災現場,在這種情況下,為使更多被埋壓在廢墟下的人員,獲得寶貴的生命,災區(qū)群眾積極投入互救,是減輕人員傷亡最及時、最有效的辦法,也體現了 “救人第一”崇高美德。
如果你在家里,發(fā)生地震時,千萬不能滯留在床上或站在房間中央,更不能躲在窗戶邊,不要靠近不結實的墻體,不要破窗而逃。應該飛速跑到承重墻墻角、衛(wèi)生間等開間小,有支撐的房間,或躲在低矮牢固的家具處。住在平房可躲在炕沿下,但要避開大梁。住樓房者,發(fā)生地震時千萬不能到陽臺、樓梯、或去乘電梯,更不能跳樓。因為陽臺、樓梯是樓房建筑中拉力最弱的部位,而電梯在地震時則會卡死、變形,跳樓無論怎樣,最后的結局都會一樣恐怖。
如果在學校或公共場所,一旦發(fā)生地震,首先要做到聽從老師或現場工作人員的指揮,千萬不能慌亂、擁擠。應就地蹲在桌子或其他支撐物下面,用手或其他東西保護頭部,盡量避開吊燈、電扇等懸掛物。待地震過后,聽從指揮,有組織地迅速撤離。
如果在商場、書店、展覽館等處發(fā)生地震時,還應避開玻璃門窗、櫥窗和玻璃柜臺以及高大、擺放不穩(wěn)定的重物或易碎的貨架。
再次,如果在戶外發(fā)生地震時,應迅速離開各種高大危險物,特別是有玻璃幕墻的建筑、街橋、立交橋,高煙囪、水塔等,避開電線桿、路燈、廣告牌,可以就近選擇開闊地避震。如果在野外,就要飛速避開水邊,如河邊、湖邊,以防河岸坍塌而落水。還應避開山邊的危險環(huán)境,如山腳下,陡崖邊,以防山崩。不要在陡峭的山坡,山崖上,以防地裂滑坡。如遇到山崩、滑坡,要向垂直于滾石前進的方向跑,切不可順著滾石向下跑,也可躲在結實的障礙物下,或蹲在地溝,要保護好自己的頭部。在野外還應注意避開變壓器、高壓線,以防觸電。搶救時間及時,獲救的希望就越大。據有關資料顯示,震后20分鐘獲救的救活率達98%以上,震后一小時獲救的救活率下降到63%,震后2小時還無法獲救的人員中,窒息死亡人數占死亡人數的58%。他們不是在地震中因建筑物垮塌砸死,而是室息死亡,如能及時救助,是完全可以獲得生命的。唐山大地震中有幾十萬人被埋壓在廢墟中,災區(qū)群眾通過自救、互救使大部分被埋壓人員重新獲得生命。由災區(qū)群眾參與的互救行動,在整個抗震救災中起到了無可替代的作用。有時比地震更具破壞性,每有地震,就會有許多版本的地震謠言應運而生,更有甚者,竟然傳言在某年某月某日某地要發(fā)生某級地震。
1990年,銀川郊區(qū)通貴鄉(xiāng)就發(fā)生過類似地震謠言事件,受此影響,當時人們紛紛搶購蠟燭和食品,提取存款,還有一千多人東渡黃河避震,造成極大社會恐慌。這足見謠言的危害。
在其他省區(qū)也曾發(fā)生過類似地震謠言事件,在群眾中造成嚴重的恐震心理,甚至導致工廠不能正常生產,學校不能正常上課,人員盲目外逃等現象。地震局的官員介紹說,其實識別地震傳言的方法極為簡單:凡帶迷信色彩或伴有離奇?zhèn)髡f的,傳說地震震級大,而發(fā)震時間地點十分具體的,這些完全可以不用去相信。因為目前國內外的地震預報還沒有精確到具體的時間、地點和震級。另外,有權發(fā)布地震預報的機構只能是省級人民政府,任何單位或個人均無權發(fā)布地震預報,哪怕是省級地震局或權威的地震專家,也不能擅自發(fā)布有關地震的任何消息。
地震傳言有時比地震本身的危害性更大。因此,掌握科學的預防、逃生和自救知識是最重要的,切莫輕信傳言,造成不必要的心理恐慌。
地震后如果發(fā)生火災,應趴在地上,用毛巾或衣服(最好是濕的)捂住口、鼻,匍匐逃生,逆風而進。
在唐山地震中,震后30分鐘內被挖出者,存活率達曾到99%,一天內降到81%,兩天內則降為34%。因此,一旦有人員被震壓在倒塌房屋下面時,應盡最快速度解救被壓人員。另外,在解救被壓人員時,應先挖出被壓人員的頭部,再去解救其他人員,這樣可以解救出更多的幸存者。
震后救人,應根據震后環(huán)境和條件的實際情況,通過了解、搜尋,確定廢墟中有人員埋壓后,判斷其埋壓位置,向廢墟中喊話或敲擊等方法傳遞營救信號。力求時間要快、目標準確、方法恰當。采取行之有效的施救方法,目的就是將被埋壓人員,安全地從廢墟中救出來。先將被埋壓人員的頭部,從廢墟中暴露出來,清除口鼻內的塵土,以保證其呼吸暢通,對于傷害嚴重,不能自行離開埋壓處的人員,應該設法小心地清除其身上和周圍的埋壓物,再將被埋壓人員抬出廢虛,切忌強拉硬拖。對饑渴、受傷、窒息較嚴重,埋壓時間又較長的人員,被救出后要用深色布料蒙上眼睛,避免強光刺激,對傷者,根據受傷輕重,采取包扎或送醫(yī)療點搶救治療。具體做法是:先救近處的,不論是家人、鄰居,還是陌生人,不要舍近求遠;先救容易救的人,這樣,可迅速壯大互救隊伍;先救青壯年和醫(yī)務人員,可使他們在救災中充分發(fā)揮作用。營救過程中,要特別注意埋壓人員的安全。一是使用的工具(如鐵棒、鋤頭、棍棒等)不要傷及埋壓人員;二是不要破壞了埋壓人員所處空間周圍的支撐條件,引起新的垮塌,使埋壓人員再次遇險;三是應盡快與埋壓人員的封閉空間溝通,使新鮮空氣流人,挖扒中如塵土太大應噴水降塵,以免埋壓者窒息;四是埋壓時間較長,一時又難以救出,可設法向埋壓者輸送飲用水、食品和藥品,以維持其生命。 在進行營救行動之前,要有計劃、有步驟的進行,哪里該挖,哪里不該挖,哪里該用鋤頭,哪里該用棍棒,都要有所考慮。在營救過程中要有科學的分析和行動,才能收到好的營救效果,盲目行動,往往會給營救對象造成新的傷害。在救援隊伍未到現場之前進行的互救工作一定要對傷員輕抬輕放,采取最有效的方法,防止對傷員造成二次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