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急救援預案的管理,包括:應急預案的評審與發(fā)布,預案的發(fā)放登記,應急預案的實施,預案的修改與修訂。
一、應急預案的評審與發(fā)布
(一) 應急預案的評審
為確保應急預案的科學性、合理性以及與實際情況的符合性,預案編制單位或管理部門應依據我國有關應急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標準和其他有關應急預案編制的指導性文件與評審檢查表,組織開展預案評審工作,取得政府有關部門和應急機構的認可。應急預案的評審包括內部評審和外部評審兩類。
1. 內部評審
內部評審是指本單位的內部評審。
應急預案管理部門應要求預案編制單位在預案初稿編寫工作完成后,組織編寫成員及相關人員對其進行內部評審;以獲得全面的評估結果,保證預案內容完整、科學實用、語言通暢,特別是保證各種類型預案之間的協(xié)調性和一致性。
2. 外部評審
外部評審是由本企業(yè)、當?shù)卣酝獾膶iT咨詢機構、上級企業(yè)、上級政府、社區(qū)公眾等進行的評審。外部評審的主要作用是查找缺陷和不足,確保預案更具科學性、完整性和實用性;廣泛征求意見,增強適用性,能被相關各方所接受。
根據評審人員的不同,又可分為同級評審、專家評審、上級評審、社區(qū)評議和政府評審。
(1) 同級評審
同級評審是指預案編制單位邀請同級企業(yè)、政府進行預案的評審。同級評審對企業(yè)特別有益,可以通過同級同類型企業(yè)進行“內行”審核、驗證把關,會使得預案得以良好的完整性補充和實用性糾正。
(2) 上級評審
上級評審是指由預案編制單位將所起草的應急預案交由預案管理部門或其上級機構實施的評審。通過上級評審,確保有關責任人或機構對預案中要求的資源予以授權,并做出相應承諾。
(3) 專家評審
主要是請具有相關專業(yè)知識與經驗的專業(yè)人員、專業(yè)機構進行評審。以查找問題,糾正不足。
(4) 社區(qū)評議
社區(qū)評議是指由預案管理部門或其上級機構組織社會公眾對應急預案實施的評議活動。社區(qū)評議的作用是促進公眾對預案的理解和接受。預案編制單位可通過社區(qū)代表討論會、發(fā)布評議公告、舉行公開會議、邀請公眾參與同級和上級評審等多種形式,收集社會公眾對預案的建議和意見。
(5) 政府評審
政府評審是指預案管理部門或其上級機構將預案呈送相關政府,并由政府組織有關部門、專家和應急機構人員實施的評審。政府評審的作用是確認該預案符合相關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標準和上級政府的有關規(guī)定,并與其他預案相互兼容、協(xié)調一致。
(二) 評審標準
評審人員可從應急預案的科學性、完整性、準確性、合法性、適用性、銜接性、實用性和可讀性等方面進行評審。
1. 應急預案的科學性
應急預案的科學性,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 危險辨識與評估方法科學
危險辨識與評估是應急救援的首要環(huán)節(jié),是應急救援預案編制的龍頭,如果這一環(huán)節(jié)工作方法不科學,就難以得出正確的結果,從而影響整個預案的編制質量。
(2) 事故情形描述科學
對于可能發(fā)生的事故情形,是一種假想描述,但這種假想描述卻是應急行動的重要依據,因此,對于事故情形描述要科學。
(3) 應急程序與處置措施科學
要根據應急救援的基本原理與生產實際制定科學的應急程序和應急處置措施,如果程序與具體操作措施錯了,那救援就不可能成功。
2. 應急預案的完整性
應急預案內容應完整,包含實施應急響應行動所需的所有基本信息。應急預案的完整性主要體現(xiàn)在:
(1) 任務完整
應急預案中的接警與通知,指揮與控制,警報和緊急公告,通訊,事態(tài)監(jiān)測與評估,警戒與治安,人群疏散與安置,醫(yī)療與衛(wèi)生,公共關系,應急人員安全,消防和搶險,泄漏物控制等應急任務要描述完整。
(2) 過程完整
應急管理一般可劃分為應急預防、應急準備、應急響應階段和應急恢復四個階段,每一階段的工作以前一階段的工作為基礎,目標是減輕轄區(qū)內緊急事故造成的沖擊,把其影響降至最小,因此,要將每個過程描述完整。
3. 準確性
應急預案準確性指預案中所包含各類基本信息的準確性,基本信息的準確性主要體現(xiàn)在:
(1) 通訊信息準確
應急預案中有關通信系統(tǒng)和通信聯(lián)絡方式要與實相符,準確無誤。
(2) 職責描述準確
應急預案中應將承擔應急任務的相關機構、部門、隊伍、人員的職責準確無誤地進行表述,既講分工,更講合作,不能職責不清,打亂仗。
4. 合法性
應急預案中的內容應符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guī)、國家標準的要求。
5. 適用性
石油天然氣勘探開發(fā)各種應急預案之間,既有相同性,更有差異性,同時,同類預案也可能因外部作業(yè)條件的變化而需要調整,因此,必須針對各類事故特點、不同的施工作業(yè)區(qū)域進行適用性評審。
6. 銜接性
企業(yè)應急預案體系之間、政府應急預案體系之間、政府與企業(yè)應急預案之間均要從縱向、橫向上做到有機銜接,配套運行。
7. 實用性
應急預案要具有實用性,即發(fā)生重大事故災害時,有關應急組織、人員可以按照應急預案的規(guī)定,迅速、有序、有效地開展應急與救援行動,降低事故損失。為確保應急預案實用、可操作,重大事故應急預案編制機構應充分分析、評估本地可能存在的重大危險及其后果,并結合自身應急資源、能力的實際,對應急過程的一些關鍵信息如潛在重大危險及后果分析、支持保障條件、決策、指揮與協(xié)調機制等進行詳細而系統(tǒng)的描述。同時,各責任方應確保重大事故應急所需的人力、設施和設備、財政支持,以及其他必要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