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總則
(一)編制目的
公司網絡和信息安全涉及以設備為中心的信息安全,技術涵蓋網絡系統(tǒng)、計算機操作系統(tǒng)、數據庫管理系統(tǒng)和應用軟件系統(tǒng);涉及計算機病毒的防范、入侵的監(jiān)控;涉及以用戶(包括內部員工和外部相關機構人員)為中心的安全管理,包括用戶的身份管理、身份認證、授權、審計等;涉及信息傳輸的機密性、完整性、不可抵賴性等等。為切實加強我司網絡運行安全與信息安全的防范,做好應對網絡與信息安全突發(fā)公共事件的應急處理工作,進一步提高預防和控制網絡和信息安全突發(fā)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昀大限度地減輕或消除網絡與信息安全突發(fā)事件的危害和影響,確保網絡運行安全與信息安全,結合公司工作實際,特制定本應急預案。
(二)編制依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信息系統(tǒng)安全保護條例》、《信息安全3級評級方法》、GB/T20269-2006《信息安全技術信息系統(tǒng)安全管理要求》、GB/T20270-2006《信息安全技術網絡基礎安全技術要求》、 GB/T20281-2006《信息安全技術防火墻技術要求和測試評價方法》、GB/T19716-2005《信息技術信息安全管理使用規(guī)則》等有關法規(guī)、規(guī)定,制定本預案。
(三)本預案適用于深圳市前海好彩金融服務有限公司網絡與信息安全應急處理工作。
二、應急組織機構及職責
成立信息系統(tǒng)應急處理領導小組,負責領導、組織和協調全公司信息系統(tǒng)突發(fā)事件的應急保障工作。
(一)領導小組成員:
組長:技術主管
副組長:運維經理
成員:開發(fā)部. 運維部. 測試部.等部門負責人組成。
應急小組日常工作由公司技術部承擔,其他各相關部門積極配合。
(二)領導小組職責:制訂專項應急預案,負責定期組織演練,監(jiān)督檢查各部門在本預案中履行職責情況。對發(fā)生事件啟動應急救援預案進行決策,全面指揮應急救援工作。
三、工作原則
(一)積極防御、綜合防范
立足安全防護,加強預警,重點保護重要信息網絡和關系社會穩(wěn)定的重要信息系統(tǒng);從預防、監(jiān)控、應急處理、應急保障和打擊不法行為等環(huán)節(jié),在管理、技術、宣傳等方面,采取多種措施,充分發(fā)揮各方面的作用,構筑網絡與信息安全保障體系
(二)明確責任、分級負責
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分級分類建立和完善安全責任制度、協調管理機制和聯動工作機制。加強計算機信息網絡安全的宣傳和教育,進一步提高工作人員的信息安全意識。
(三)落實措施、確保安全
要對機房、網絡設備、服務器等設施定期開展安全檢查,對發(fā)現安全漏洞和隱患的進行及時整改。
(四)科學決策,快速反應
加強技術儲備,規(guī)范應急處置措施和操作流程,網絡與信息安全突發(fā)公共事件發(fā)生時,要快速反應,及時獲取準確信息,跟蹤研判,及時報告,果斷決策,迅速處理,昀大限度地減少危害和影響。
四、事件分類和風險程度分析
(一)物理層的安全風險分析
1、系統(tǒng)環(huán)境安全風險
(1)水災、火災、雷電等災害性故障引發(fā)的網絡中斷、系統(tǒng)癱瘓、數據被毀等;
(2)因接地不良、機房屏蔽性能差引起的靜電干擾或外界的電磁干擾使系統(tǒng)不能正常工作;
(3)機房電力設備和其它配套設備本身缺陷誘發(fā)信息系統(tǒng)故障;
(4)機房安全設施自動化水平低,不能有效監(jiān)控環(huán)境和信息系統(tǒng)工作;
(5)其它環(huán)境安全風險。
2、物理設備的安全風險由于信息系統(tǒng)中大量地使用了網絡設備如交換機、路由器等,服務器,移動設備,使得這些設備的自身安全性也會直接關系信息系統(tǒng)和各種網絡應用的正常運轉。例如,路由設備存在路由信息泄漏,交換機和路由器設備配置風險等。
(二)網絡安全風險
1、網絡體系結構的安全風險
網絡平臺是一切應用系統(tǒng)建設的基礎平臺,網絡體系結構是否按照安全體系結構和安全機制進行設計,直接關系到網絡平臺的安全保障能力。公司的網絡是由多個局域網和廣域網組成,網絡體系結構比較復雜。內部應用信息網、Internet網之間是否進行隔離及如何進行隔離,網段劃分是否合理,路由是否正確,網絡的容量、帶寬是否考慮客戶上網的峰值,網絡設備有無冗余設計等都與安全風險密切相關。
2、網絡通信協議的安全風險。
網絡通信協議存在安全漏洞,網絡黑客就能利用網絡設備和協議的安全漏洞進行網絡攻擊和信息竊取。例如未經授權非法訪問內部網絡和應用系統(tǒng);對其進行監(jiān)聽,竊取用戶的口令密碼和通信密碼;對網絡的安全漏洞進行探測掃描;對通信線路和網絡設備實施拒絕服務攻擊,造成線路擁塞和系統(tǒng)癱瘓。
3、網絡操作系統(tǒng)的安全風險
網絡操作系統(tǒng),不論是 IOS,Android,還是 Windows,都存在安全漏洞;一些重要的網絡設備,如路由器、交換機、網關,防火墻等,由于操作系統(tǒng)存在安全漏洞,導致網絡設備的不安全;有些網絡設備存在“后門”(back door)。
(三)系統(tǒng)安全風險
1、操作系統(tǒng)安全風險
操作系統(tǒng)的安全性是系統(tǒng)安全管理的基礎。數據庫服務器、中間層服務器,以及各類業(yè)務和辦公客戶機等設備所使用的操作系統(tǒng),不論是Win2008/XP/7,還是 Unix都存在信息安全漏洞,由操作系統(tǒng)信息安全漏洞帶來的安全風險是昀普遍的安全風險。
2、數據庫安全風險
所有的業(yè)務應用、決策支持、行政辦公的信息管理核心都是數據庫,而涉及公司運行的數據都是昀需要安全保護的信息資產,不僅需要統(tǒng)一的數據備份和恢復以及高可用性的保障機制,還需要對數據庫的安全管理,包括訪問控制,敏感數據的安全標簽,日志審計等多方面提升安全管理級別,規(guī)避風險。雖然,目前公司的數據庫管理系統(tǒng)可以達到較高的安全級別,但仍存在安全漏洞。建立在其上的各種應用系統(tǒng)軟件在數據的安全管理設計上也不可避免地存在或多或少的安全缺陷,需要對數據庫和應用的安全性能進行綜合的檢測和評估。
3、應用系統(tǒng)的安全風險
為優(yōu)化整個應用系統(tǒng)的性能,無論是采用C/S應用模式或是B/S應用模式,應用系統(tǒng)都是其系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是用戶訪問系統(tǒng)資源的入口,也是系統(tǒng)管理員和系統(tǒng)安全管理員管理系統(tǒng)資源的入口,桌面應用系統(tǒng)的管理和使用不當,會帶來嚴重的安全風險。例如當口令或通信密碼丟失、泄漏,系統(tǒng)管理權限丟失、泄漏時,輕者假冒合法身份用戶進行非法操作。重者,“黑客”對系統(tǒng)實施攻擊,造成系統(tǒng)崩潰。
4、病毒危害風險
計算機病毒的傳播會破壞數據信息,占用系統(tǒng)資源,影響計算機運行速度,引起網絡堵塞甚至癱瘓。盡管防病毒軟件安裝率已大幅度提升,但如果沒有好的防毒概念,從不進行病毒代碼升級,而新病毒層出不窮,因此威脅性愈來愈大。
5、黑客入侵風險
一方面風險來自于內部,入侵者利用 Sniffer等嗅探程序通過網絡探測、掃描網絡及操作系統(tǒng)存在的安全漏洞,如網絡 IP地址、應用操作系統(tǒng)的類型、開放哪些 TCP端口號、系統(tǒng)保存用戶名和口令等安全信息的關鍵文件等,并采用相應的攻擊程序對內網進行攻擊。入侵者通過拒絕服務攻擊,使得服務器超負荷工作以至拒絕服務甚至系統(tǒng)癱瘓。
另一方面風險來自外部,入侵者通過網絡監(jiān)聽、用戶滲透、系統(tǒng)滲透、拒絕服務、木馬等綜合手段獲得合法用戶的用戶名、口令等信息,進而假冒內部合法身份進行非法登錄,竊取內部網重要信息,或使系統(tǒng)終止服務。所以,必須要對外部和內部網絡進行必要的隔離,避免信息外泄;同時還要對外網的服務請求加以過濾,只允許正常通信的數據包到達相應主機,其它的請求服務在到達主機之前就應該遭到拒絕。
(四)應用安全風險
1、身份認證與授權控制的安全風險
依靠用戶 ID和口令的認證很不安全,容易被猜測或盜取,會帶來很大的安全風險。為此,動態(tài)口令認證、CA第三方認證等被認為是先進的認證方式。但是,如果使用和管理不當,同樣會帶來安全風險。要基于應用服務和外部信息系統(tǒng)建立基于統(tǒng)一策略的用戶身份認證與授權控制機制,以區(qū)別不同的用戶和信息訪問者,并授予他們不同的信息訪問和事務處理權限。
2、信息傳輸的機密性和不可抵賴性風險
實時信息是應用系統(tǒng)的重要事務處理信息,必須保證實時信息傳輸的機密性和網上活動的不可抵賴性,能否做到這一點,關鍵在于采用什么樣的加密方式、密碼算法和密鑰管理方式。采用國內經過國家密碼管理委員會和公安部批準的加密方式、密碼算法和密鑰管理技術來強化這一環(huán)節(jié)的安全保障。
3、管理層安全風險分析
安全的網絡設備要靠人來實施,管理是整個網絡安全中昀為重要的一環(huán),認真地分析管理所帶來的安全風險,并采取相應的安全措施。責權不明、管理混亂、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及缺乏可操作性等都可能引起管理安全的風險。
當網絡出現攻擊行為或網絡受到其它一些安全威脅時(如內部人員的違規(guī)操作等),無法進行實時的檢測、監(jiān)控、報告與預警。同時,當故障發(fā)生后,也無法提供黑客攻擊行為的追蹤線索及破案依據,即缺乏對網絡的可控性與可審查性。這就要求人們必須對站點的訪問活動進行多層次的記錄,及時發(fā)現非法入侵行為。
五、預防預警
(一)完善網絡與信息安全突發(fā)公共事件監(jiān)測、預測和預警制度。
加強對各類網絡與信息安全突發(fā)事件和可能引起突發(fā)網絡與信息安全突發(fā)公共事件的有關信息的收集、分析、判斷和持續(xù)監(jiān)測。當檢查到有網絡與信息安全突發(fā)事件發(fā)生或可能發(fā)生時,應及時對發(fā)生事件或可能發(fā)生事件進行調查核實、保存相關證據,并立即向應急領導小組報告。報告內容主要包括信息來源、影響范圍、事件性質、事件發(fā)展趨勢和采取的措施建議等。
若發(fā)現下列情況應及時向應急領導小組報告:利用網絡從事違法犯罪活動;網絡或信息系統(tǒng)通信和資源使用異常;網絡或信息系統(tǒng)癱瘓,應用服務中斷或數據篡改、丟失;網絡恐怖活動的嫌疑和預警信息;其他影響網絡與信息安全的信息。
(二)設定信息安全等級保護,實行信息安全風險評估。
通過相關設備實時監(jiān)控網絡工作與信息安全狀況。各基礎信息網絡和重要信息系統(tǒng)建設要充分考慮抗毀性和災難恢復,制定并不斷完善信息安全應急處理預案。針對信息網絡的突發(fā)性、大規(guī)模安全事件,建立制度優(yōu)化、程序化的處理流程。
(三)做好服務器及數據中心的數據備份及登記工作,建立災難性數據恢復機制。
一旦發(fā)生網絡與信息安全事件,立即啟動應急預案,采取應急處置措施,判定事件危害程度,并立即將情況向有關領導報告。在處置過程中,應及時報告處置工作進展情況,直至處置工作結束。
六、處置流程
(一)預案啟動
在發(fā)生網絡與信息安全事件后,信息中心應盡昀大可能迅速收集事件相關信息,鑒別事件性質,確定事件來源,弄清事件范圍和評估事件帶來的影響和損害,一旦確認為網絡與信息安全事件后,立即將事件上報工作組并著手處置。
(二)應急處理
1、電源斷電
(1)查明故障原因。
(2)檢查 UPS是否正常供電。
(3)匯報相關領導,確認市電恢復時間,評估 UPS供電能力。
(4)備份服務器數據、交換機配置。
(5)通知機房進行電源維修。做好事件記錄。
(6)必要時請示公司負責人及公司領導,主動關閉服務器、交換機、存儲等設備,以免設備損壞或數據損失。
2、局域網中斷緊急處理措施
(1)信息安全負責人員立即判斷故障節(jié)點,查明故障原因,及時匯報。
(2)若是線路故障,重新安裝線路。
(3)若是路由器、交換機等設備故障,應立即從指定位置將備用設備取出接上,并調試暢通。
(4)若是路由器、交換機等配置文件損壞,應迅速按照要求重新配置,并調試暢通。
(5)匯報相關領導,做好事件記錄。
3、廣域網線路中斷
(1)信息安全負責人員應立即判斷故障節(jié)點,查明故障原因。
(2)如是我方管轄范圍,由信息安全負責人員立即維修恢復。
(3)如是電信部門管轄范圍,應立即與電信維護部門聯系修復。
(4)做好事件記錄。
4、核心交換機故障
(1)檢查、備份核心交換機日志。
(2)啟用備用核心交換機,檢查接管情況。
(3)備份核心交換機配置信息。
(4)將服務器接入備用核心交換機,檢查服務器運行情況,將樓層交換機、接入交換機接入備用核心交換機,檢查各交換機運行情況。
(5)匯報有關領導,做好事件記錄。
(6)聯系維修核心交換機。
5、光纜線路故障
(1)立即聯系光纖熔接人員攜帶尾纖等輔助材料,及時熔接連通。
(2)檢查并做好備用光纜或備用芯的跳線工作,隨時切換到備用網絡。
(3)做好事件記錄,及時上報。
6、計算機病毒爆發(fā)
(1)關閉計算機病毒爆發(fā)網段上聯端口。
(2)隔離中病毒計算機。
(3)關閉中病毒計算機上聯端口。
(4)根據病毒特征使用專用工具進行查殺。
(5)系統(tǒng)損壞計算機在備份其數據后,進行重裝。
(6)通過專用工具對網絡進行清查。
(7)做好事件記錄,及時上報。
7、服務器設備故障
(1)主要服務器應做多個數據備份。
(2)如能自行恢復,則立即用備件替換受損部件,如:電源損壞更換備用電源,硬盤損壞更換備用硬盤,網卡、主板損壞啟用備用服務器。
(3)若數據庫崩潰應立即啟用備用系統(tǒng)。并檢查備用服務器啟用情況。
(4)對主機系統(tǒng)進行維修并做數據恢復。
(5)如不能恢復,立即聯系設備供應商,要求派維護人員前來維修。
(6)匯報有關領導,做好事件記錄。
8、黑客攻擊事件
(1)若通過入侵監(jiān)測系統(tǒng)發(fā)現有黑客進行攻擊,立即通知相關人員處理。
(2)將被攻擊的服務器等設備從網絡中隔離出來。
(3)及時恢復重建被攻擊或被破壞的系統(tǒng)
(4)記錄事件,及時上報,若事態(tài)嚴重,應及時向信息化主管部門和公安部門報警。
9、數據庫安全事件
(1)平時應對數據庫系統(tǒng)做多個備份。
(2)發(fā)生數據庫數據丟失、受損、篡改、泄露等安全事件時,信息安全人員應查明原因,按照情況采取相應措施:如更改數據庫密碼,修復錯誤受損數據。
(3)如果數據庫崩潰,信息安全人員應立即啟用備用系統(tǒng),并向信息安全負責人報告;在備用系統(tǒng)運行期間,信息安全人員應對主機系統(tǒng)進行維修并作數據恢復。
(4)做好事件記錄,及時上報。
10、人員疏散與機房滅火預案
(1)當班人員發(fā)現機房內有起火、冒煙現象或聞到燒焦氣味時,應立即查明原因和地點,及時上報并針對不同情況,采取關閉電源總開關、隔離火源附近易燃物、用消防栓、滅火器等器材滅火等措施,組織本單位、部門在場的人員有序地投入撲救工作,將火撲滅或控制火勢蔓延。
(2)當火勢已無法控制時,一是指定專人立即撥打“119”火警電話報警和向上級保衛(wèi)部門報告,并打破報警器示警。二是組織周圍人員迅速撤離。
(3)在保障人員安全的情況下,立即組織人員疏散和轉移重要物品,特別是易燃、易爆物品和重要的機器、數據要及時轉移到安全地點,并派人員守護,確保安全。
(4)火情結束之后,組織相關人員及時進行網絡系統(tǒng)恢復,及時向上級有關部門和領導匯報,并做好現場保護工作和防止起火點復燃。
11、發(fā)生自然災害后的緊急措施
(1)遇到重大雷暴天氣,可能對機房設備造成損害時,應關閉所有服務器,切斷電源,暫停內部計算機網絡工作。雷暴天氣結束后,及時開通服務器,恢復內部計算機網絡工作。
(2)確認災害不會造成人身傷害后,盡快將網絡恢復正常,若有設備、數據損壞,及時使用備份設備或備用數據。
(3)及時核實、報損,并將詳細情況向部門領導匯報。
12、關鍵人員不在崗的緊急處置措施
(1)對于關鍵崗位平時應做好人員儲備,確保一項工作有兩人能夠操作。對于關鍵賬戶和密碼進行密封保存。
(2)一旦發(fā)生系統(tǒng)安全事件,關鍵人員不在崗且聯系不上或 1小時內不能到達機房的情況,首先應向領導小組匯報情況。
(3)經領導小組批準后,啟用公司備份管理員密碼,由備用人員上崗操作。
(4)如果備用人員無法上崗,請求軟件公司技術支援。
(5)關鍵人員到崗后,按照相關規(guī)定進行密碼設定和封存。
(6)做好事件記錄。
(三)后續(xù)處理
安全事件進行昀初的應急處置以后,應及時采取行動,抑制其影響的進一步擴大,限制潛在的損失與破壞,同時要確保應急處置措施對涉及的相關業(yè)務影響昀小。安全事件被抑制之后,通過對有關事件或行為的分析結果,找出其根源,明確相應的補救措施并徹底清除。在確保安全事件解決后,要及時清理系統(tǒng)、恢復數據、程序、服務,恢復工作應避免出現誤操作導致數據丟失。
(四)記錄上報
網絡與信息安全事件發(fā)生時,應及時向網絡與信息安全應急處置工作組匯報,并在事件處置工作中作好完整的過程記錄,及時報告處置工作進展情況,保存各相關系統(tǒng)日志,直至處置工作結束。
七、保障措施
(一)應急設備保障
對于重要網絡與信息系統(tǒng),在建設系統(tǒng)時應事先預留一定的應急設備,建立信息網絡硬件、軟件、應急救援設備等應急物資庫。在網絡與信息安全突發(fā)公共事件發(fā)生時,報領導同意后,由應急工作組負責統(tǒng)一調用。
(二)數據保障
重要信息系統(tǒng)均應建立容災備份系統(tǒng)和相關工作機制,保證重要數據在遭到破壞后,可緊急恢復。各容災備份系統(tǒng)應具有一定的兼容性,在特殊情況下各系統(tǒng)間可互為備份。
日期:2015-06-12
審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