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風移動的方向和速度取決于作用于臺風的動力。動力分內力和外力兩種。內力是臺風范圍內因南北緯度差距所造成的地轉偏向力差異引起的向北和向西的合力,臺風范圍愈大,風速愈強,內力愈大。外力是臺風外圍環(huán)境流場對臺風渦旋的作用力,即北半球副熱帶高壓南側基本氣流東風帶的引導力。內力主要在臺風初生成時起作用,外力則是操縱臺風移動的主導作用力,因而臺風基本上自東向西移動。由于副高的形狀、位置、強度變化以及其它因素的影響,致臺風移動路徑并非規(guī)律一致而變得多種多樣。以北太平洋西部地區(qū)臺風移動路徑為例,其移動路徑大體有三條:
①西進型臺風自菲律賓以東一直向西移動,經過南海最后在中國海南島或越南北部地區(qū)登陸,這種路線多發(fā)生在10-11月,2006年就是典型的例子;
②登陸型:臺風向西北方向移動,穿過臺灣海峽,在中國廣東、福建、浙江沿海登陸,并逐漸減弱為低氣壓。這類臺風對中國的影響最大。近年來對江蘇影響最大的“9015”和“9711”號兩次臺風,都屬此類型,7-8月基本都是此類路徑;
③拋物線型:臺風先向西北方向移動,當接近中國東部沿海地區(qū)時,不登陸而轉向東北,向日本附近轉去,路徑呈拋物線形狀,這種路徑多發(fā)生在5-6月和9-11月。
臺風形成后,一般會移出源地并經過發(fā)展、減弱和消亡的演變過程。一個發(fā)展成熟的臺風,圓形渦旋半徑一般為5OOkm~1000km,高度可達15km~20km,臺風由外圍區(qū)、最大風速區(qū)和臺風眼三部分組成。外圍區(qū)的風速從外向內增加,有螺旋狀云帶和陣性降水;最強烈的降水產生在最大風速區(qū),平均寬8km~19km,它與臺風眼之間有環(huán)形云墻;臺風眼位于臺風中心區(qū),最常見的臺風眼呈圓形或橢圓形狀,直徑約10km~70km不等,平均約45km,臺風眼的天氣表現為無風、少云和干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