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學目的:
1.通過本課教學,使學生初步知道地震的原因(重點是由于巖層斷裂造成的地震),以及預防地震傷害的方法。
2.培養(yǎng)學生的想像能力——在實驗和圖的啟發(fā)下,想像地球內部的運動。
3.向學生進行科學自然觀教育(使學生體會到地球內部是不斷變化的,破除關于地震的迷信說法)和愛國主義教育。
二、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1.分組實驗材料——一根長30厘米、直徑1厘米~1.5厘米、學生用力能折斷的干木棍。
2.掛圖或投影片——地震的情景、地殼的變動、張衡發(fā)明的候風地動儀、現代地震儀。
學生準備——毛巾。
三、教學重點:
1、 地震基礎知識
2、 預防地震傷害的方法
四、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1.提問:關于地震,你都知道些什么?你在電視里看到過關于地震的情景嗎?
2.講述:下面,我再來講一講今年5月12日,發(fā)生在我國四川省汶川縣的大地震的情景。
3.談話:關于地震,你有什么感興趣的或不明白的問題。
4.講述:這節(jié)課,我們來研究有關地震的問題,例如地震是怎么形成的,怎樣預防地震造成的災害等。
學習新課
1.啟發(fā)學生思考地震的成因
?。?)講解:我們先來研究地震是怎么形成的。從地震的現象我們可以知道,地震時大地在劇烈地震動著,有很大的破壞力。地下怎么會有那么大的力量呢?為了弄清這個問題,讓我們來做個實驗。
?。?)實驗1:模擬巖層褶皺的實驗
?、僦v解:每個同學把帶來的毛巾疊成幾層,平放在桌上,兩手按住毛巾的兩頭,向中間擠壓,觀察會發(fā)生什么現象?
?、诜纸M實驗。
?、蹍R報實驗結果。
?、苡懻摚?/FONT>
這一層層的毛巾很像地下一層層的巖石。假如地下的巖層也受到巨大的擠壓力,你認為會發(fā)生什么現象?(會彎曲)
你在自然界中看過彎曲的巖層嗎?
?。?)實驗2:模擬巖層斷裂的實驗
?、僦v解:每組桌上有一根木棍,用手握住木棍兩端,用力將它壓彎、壓斷。當木棍被壓斷時,你聽到什么聲音?手有什么感覺。
?、诜纸M實驗。
?、蹍R報實驗結果。
④討論:根據以上實驗,請你推想:
當巖層受到的擠壓力越來越大時,會發(fā)生什么現象?(可能也會被壓斷)
當巖層被擠壓斷裂時,會發(fā)生什么現象?
?。赡軙l(fā)生地震,有劇烈的震動和巨大的聲音。)
2.講解地震的成因
?。╨)出示:地殼變動圖。
?。?)講解:
我們知道地殼中的巖層是沉積而成的,最初的時候都是比較平的,一層層重疊在一起。后來,逐漸發(fā)生了變化。為什么會變呢?主要是由于地殼內部壓力的作用。
當巖層受到的壓力繼續(xù)增大的時候,就會由褶皺到斷裂,像我們在實驗中把木棍壓斷一樣。
(3)出示:地震成因圖。
地震時施放的能量是以波的形式,從巖層斷裂處向四周傳播的,傳到哪里,哪里的大地以及大地上的各種物體——山脈、房屋、樹木、家具、桌上的物品、吊燈等,都會跟著震動起來,嚴重時會造成山崩地裂、房倒屋塌。
地球上絕大部分地震是由于巖層的斷裂造成的。此外,還有因為火山爆發(fā)、大地陷落等原因造成的。
地球上經常發(fā)生地震,有的地震比較強烈,人能感覺到;有的地震不強烈,人感覺不到,通過儀器才能測量出來。
3.了解人對地震的探究,以及對地震災害的預防
由于強烈的地震會造成嚴重的災害——震倒房屋、砸死砸傷人畜,因此人們非常害怕地震。面對可怕的地震,人們有兩種態(tài)度:一種是編出一些迷信的說法,嚇唬別人,嚇唬自己;一種是努力探究地震的秘密,掌握地震的規(guī)律。
人們在實踐中發(fā)現,地震之前總有一些不尋常的現象,例如井水突然增多、變渾或翻沙,很多蛇出洞,很多老鼠過街,雞不進窩,騾馬驚恐地逃出馬棚等。這些現象可能與地下的震動有關系,人還沒感覺到,井水已經有反應了,動物已有感覺了。比如今年地震前,有大量蟾蜍集體上岸遷移。這些現象叫做地震前兆,也就是說,當看到這些現象的時候,有可能發(fā)生地震。根據地震前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預報地震的發(fā)生,使人提前采取措施,減少地震帶來的災害。
(2)討論:
如果我們正在教室里上課,突然發(fā)生了地震,應該怎么辦?
如果你正在屋里玩或睡覺,突然發(fā)生了地震,應該怎么辦?
?。?)講解:
當地震發(fā)生時,最重要的是立即離開房屋,到室外空曠的地方去,以免被倒塌的房屋砸死砸傷。如果來得及,最好在離開房屋前,拉斷電閘,熄滅爐火,以免電線著火,爐火傾倒,造成嚴重的火災。
現在,人們還不能十分準確地預測地震,隨著科學的發(fā)展,人們一定會更多地掌握地震的規(guī)律,避免或減少地震造成的災害。
五、小結與課后練習
1.講述: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關于地震的知識。
2.提問:
(1)地震是怎么形成的?
?。?)地震前有哪些先兆?
(3)發(fā)生地震時,應該怎樣做?
3.布置作業(yè)
搜集有關地震的資料。
六、參考資料
1.地震發(fā)生的原因
2.地震波 3.震源
4.震級 5.地震烈度
6.歷史上的幾次大地震 7.張衡和他發(fā)明的動動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