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人們一直把安全作為一個總的概念,所從屬的子概念有:生產安全、保衛(wèi)安全、消防安全,現(xiàn)已成為全社會最為關注的三大安全問題。從事故傷害角度來講,將危險因素分為16類(參照GB6441-86《企業(yè)傷亡事故分類》),即:物體打擊、車輛傷害、機械傷害、起重傷害、觸電、淹溺、灼燙、火災、高處墜落、坍塌、放炮、火藥爆炸、化學性爆炸、物理性爆炸、中毒和窒息、其他傷害等。可以說正是在這一分類的基礎上,形成了我國目前的生產安全、保衛(wèi)安全、消防安全的管理模式與現(xiàn)行體制。
由于目前我國現(xiàn)行的安全管理體制,是以生產安全、保衛(wèi)安全為主,所以在機構設置上,將生產安全隸屬于國家安全生產總局;保衛(wèi)安全隸屬于公安部,而消防安全則由于為現(xiàn)役武警部隊序列,雖仍隸屬于公安部,但對于企、事業(yè)單位來講,消防歸屬于保衛(wèi)部門。國家雖已頒布實施有消防法,從《消防監(jiān)督條例》到《消防法》的演變來看,消防體制并沒有根本性變化,還沒有形成一個完全獨立的消防安全管理體制。盡管生產安全(側重于易燃易爆)、保衛(wèi)安全(側重于防火)都與消防安全有關,但一旦發(fā)生火災、爆炸(化學性)事故,仍然由消防部門負責,本無可厚非,但與之職權和職責并不相匹配。其實消防真正的滯后,不是技術上的滯后,主要還是管理上的滯后,觀念上的滯后,而要解決消防管理的滯后問題就必然涉及到消防組織機構、人員編制、職權職責等問題。
從社會學角度來講,生產安全、保衛(wèi)安全、消防安全,是全社會最關注的三大安全問題,無論哪種社會制度的國家,都會面臨這些問題和需要解決好這些問題。從經濟建設的發(fā)展來看,生產安全、保衛(wèi)安全與消防安全相比,近些年,消防安全得到了更為迅速的發(fā)展,由于經濟建設的發(fā)展帶來了建筑集中、生產集中、人口集中和財富集中,而一旦發(fā)生火災,其后果嚴重。由于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又帶來了新產品、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的發(fā)展,其中有些潛藏著的火災危險隱患并不被人們當時所能認知,而只有發(fā)生火災后才能被認識到。
從當今的火災發(fā)展趨勢來看,建筑火災最為突出,約占城市火災的70%以上(其他還有地鐵火災、交通隧道火災、汽車火災、樹木火災、草坪火災等);而從建筑內部的起火原因來看,電氣火災約占整個火災原因的25%(其他還有生產用火不慎、生活用火不慎、吸煙、雷擊、自燃、縱火等)。這是因為,建筑類型從原來的單層和多層發(fā)展到高層(10層或24m以上)、超高層(100m以上)、地下建筑(人防工程、城市地鐵、城市交通隧道)、中庭建筑、大空間建筑、密集建筑群等,所有這些都會帶來火災預防與撲救的困難性。而建筑內部火災危險源主要包括:引火源、危險物、火災荷載和火災煙毒等,人們賴以生存的空間幾乎時刻都面臨著火災的威脅。消防安全不得不成為世人矚目的最大的安全問題。我們不妨將消防安全與生產安全、保衛(wèi)安全做一下比較,其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從起源上,人類從用火到控火,可以追溯到人類的起源,正因為人類使用了火才擺脫了“茹毛飲血”的原始狀態(tài),才使人類走向文明。如今“鉆木取火”已成為歷史,成為值得承傳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而消防安全則一直是伴隨著火的利用與防護而在不斷地發(fā)展,比生產安全、保衛(wèi)安全的發(fā)展要早得多。
二是從文化上,無論是炎帝時期的“刀耕火種”,為人類開創(chuàng)了用火的新紀元。還是儒家孔子時期的《春秋》對火的精辟論述,還是周易的五行學說的“金木水火土”用來解釋宇宙萬物。特別是陶器、青銅器、瓷器等的出現(xiàn),無不是火燒的產物。由此逐漸形成了火文化,消防文化則是火文化的一個分支,與火文化有著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消防文化與安全文化從本源來講不是一個體系,無論從形成、演變、發(fā)展等都有著很大的差別。
三是從時間上,生產安全是8個小時的安全(正常工作時間),而消防安全則是24小時的安全(全天侯),無論是上班、下班,還是回家路上、回到家里、出去購物、娛樂和休閑活動等都會面臨消防安全問題。例如:2000年12月25日河南洛陽東都商廈歌舞廳致使 “圣誕之夜”前去狂歡的309人,被大火奪去了寶貴生命。
四是從發(fā)展上,由于建筑集中在城市,人口集中在城市,據(jù)統(tǒng)計,國內現(xiàn)有高層建筑9.8萬幢,其中北京有8000多幢,占8.16%,上海有4000多幢,占4.08%。而1985年-1991年全國超過100米以上超高層建筑僅有70多幢,來自2006年統(tǒng)計已達到1154幢。而面對發(fā)展如此之迅猛的高層建筑群,消防云梯車也望塵莫及,盡管大多數(shù)高層建筑都設有用于救助人員的直升機停機坪,而目前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消防直升機。目前,城市化的最大危險不是地震、瘟疫、交通事故、恐怖襲擊,而是火災,尤其是高層建筑火災和地下建筑火災。例如:2001年9月11日發(fā)生在美國紐約世貿大樓恐怖襲擊事件,造成3000多人死亡,直接財產損失高達6620億美元。而真正導致如此慘重的后果,則是大樓內部難以控制的火災和爆炸,最終導致被稱之為“世界之窗”的摩天大樓全部坍塌。
五是從危害上,生產安全、保衛(wèi)安全發(fā)生事故有的還是可以復原或追回的,如被打傷、被偷盜等。俗話說得好,“賊偷一把,火燒全光”。唯獨火災事故則是不能復原和追回的,是一種不可挽回的事故。例如:2008年1月2日新疆烏魯木齊德匯國際廣場(大型商品批發(fā)市場)發(fā)生大火,投資1000多萬元自防自救消防未能使用,不僅造成3億多元的財產損失,而且導致10萬平米的建筑全部燒毀。生產安全事故大多為局部或個體事故,而火災、爆炸事故更多的是公共安全事故,不僅造成財產損失,而且還會造成大量人員傷亡,一旦發(fā)生是一種終極事故。地震、雷擊等次生事故會造成火災事故,而火災的次生事故則會帶來嚴重的環(huán)境污染。例如:1989年8月12日山東青島黃島油庫因雷擊火災,不僅造成大量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還造成了沿海水域的嚴重污染。
六是從措施上,生產安全主要側重于預防措施和個人保護措施,而消防安全則是除了預防措施(不使火災發(fā)生的措施、防火防爆措施、消防本安措施等)外,還有火災發(fā)生后的限制措施(建筑防火分隔措施、建筑防爆泄壓措施、建筑防煙排煙措施等)、滅火措施(火災報警措施、固定滅火措施等)和疏散措施(疏散走道措施、疏散樓梯措施、疏散出口措施、疏散照明措施、逃生自救措施等)。例如:2009年2月9日元宵節(jié)中央電視臺文化中心廣場因燃放煙花彈引燃整座大樓,該大樓雖裝有消防設施,由于消防尚未驗收,消防系統(tǒng)未能啟用,至少造成15億元財產損失,相當于全國最高一年的火災總損失。
總之,通過對生產安全、保衛(wèi)安全與消防安全的比較研究,不是否定前者,而肯定后者,而是從中探討為研究消防安全領域如何有助于社會發(fā)展的需要。作為消防安全領域來講,不僅需要研究消防管理學、消防工程學,而且還需要研究火災風險學、消防社會學、消防經濟學、消防心理學和消防法學等,只有這樣才能不斷地完善消防安全體系。